《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

#小米#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5月1日,小米SU7 Ultra因“圈速考核解锁马力”的新规再次占据热搜榜。小米官方表示,通过“排位模式”,车主需在指定赛道上完成达标测试,才能解锁1548匹的全马力,目的是为了检验驾驶能力、降低公共风险。虽然一些用户对此支持,认为“安全应优先”,但不少车主却对这一政策提出质疑,认为“付费性能被削减”,指责厂家没有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

深夜OTA更新引发争议:

“赛道考级”成开启动力的关键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圈速考核解锁马力”的新规

在小米SU7 Ultra的Xiaomi HyperOS系统更新中,新增了“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引发了广泛讨论。根据更新说明,车主需在官方指定的赛道完成计时圈速,且成绩优于标准线,才能解锁1548匹马力。相比之下,之前车主通过《驾驶安全注意事项》测试便可直接开启全部性能模式。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的未解锁提示

“刚提车没多久,马力就被‘砍’了?”5月1日凌晨,郑州高新区的小米SU7 Ultra车主王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系统更新截图,新增的“排位模式圈速考核”提示引发了热议。根据更新信息,车主必须在指定赛道完成官方圈速考核才能解锁1548匹最大马力,这一政策迅速在河南的车友圈中引爆。

“这就像买了一台高配电脑,但显卡还要考试才能使用。”洛阳车主李先生毫不示弱。而来自新乡的赛车爱好者赵女士则表示:“1500匹不是玩具,赛道才是它真正的天地。”

更有极客车主算起了账:郑州周边仅有的中原国际赛车场符合考核条件,单次赛道日的费用约为2000元,这意味着为了解锁马力,车主们可能需要额外支出上万元,原本的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竞速套装

据记者了解,郑州国际赛车场的赛道日活动分为多种形式,包括开放日、品牌活动日和私人包场。根据场地运营方透露,开放日的费用在1500-2000元/车/天左右,包括赛道使用权、基础安全培训和车辆保险。而对于新手车主,还可以选择1对1的驾驶培训,费用大约为3000元/小时,培训中还包含赛车执照的考取。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给出的成绩标准

记者发现,小米给出的成绩标准表明,浙赛圈速需在1:46以内,天马要求1:12以内,而易车金港则需1:10以内。职业车手马磊表示,这对于有赛道经验的车手来说并不算高难度,但对于新手来说,确实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只要懂得在弯道前刹车,过关并不难。”

小米汽车客服向记者解释称,新规是为了识别驾驶能力,“日常使用900匹马力已经够用,赛道模式则需要更专业的认知”。该车机更新到1.7.0版本后才推出这些设定。记者询问,如果车主不更新到最新版本,是否会受到こう条件制约?客服表示,建议车主最好进行升级,小米汽车绝不会对车辆和驾驶者进行限制,但此次更新也是为了确保车主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SU7 Ultra在3月上市时,只需要通过安全测试就能解锁全马力,但多起车主飙车失控事件频频登上热搜,迫使政策收紧。

不买的人支持,想买的人反对

车主看法两极分化

虽然河南是小米的重要市场,但记者在郑州多家小米门店走访发现,部分消费者对马力限制政策采取观望态度。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智驾学堂

“我家孩子去赛道开车,要是出点意外,我可得心疼坏了,马力限制一下挺好的,安全第一。”来自开封的王女士对此表示赞同。

但郑州的李先生对此则很不满,他表示:“我大老远去跑赛道,还要达到规定的圈速才能解锁马力,这明显是在为难消费者,花钱还得受限制。”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赛道工具

在洛阳从事汽车销售的张先生也认为:“小米的规定从安全角度来看是合理的,毕竟这么高马力的车,技术不过关容易出事故。但是从客户体验的角度来说,花了大价钱买车却无法尽情享受,消费者肯定会有所不满,厂家在执行前应该与车主沟通交流。” 经常参与赛车活动的郑州市民赵先生表示:“我理解小米的初衷,但执行上有些一刀切,车主的驾驶水平和需求不同,理应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既保证安全又能享受驾驶乐趣。”

“有顾客咨询,如果买了车却无法解锁马力怎么办?”郑州某小米门店的销售经理向记者解释道,“我们只能说明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但确实有顾客因此转向其他品牌。”然而,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35岁的金融从业者马先生坦言:“我买SU7 Ultra主要是为了商务接待,平时用不到全马力,安全第一。”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一些商家已推出“代刷圈”服务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该车仍存在“地理围栏”漏洞,赛道模式或可被自定义突破。在某些网络平台上,记者还注意到有商家推出了“代刷圈”的服务,超速治理因此陷入技术伦理与用户体验的两难困境。

车企的左右为难:

社会责任与商业逻辑的钢丝绳

不少车主认为,小米单方面限制马力实际属于“霸王条款”,赛道考核无疑增加了时间和经济的投入。然而,汽车业内人士则指出,限制马力并非小米首创。早在2023年,特斯拉Model S Plaid便推出了“赛道模式”,用户需通过专门培训才能解锁最高性能,保时捷Taycan Turbo S的“超增压模式”同样需要额外付费。然而,与这些车型不同的是,小米的“圈速考核”更为严格,必须基于实际赛道成绩。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的“圈速考核”更为严格

那么小米为何要限速呢?法律界人士指出,除了因事故频发和政策收紧,更多的原因在于法律责任的考量。“许多人认为驾驶者是唯一的责任主体,但如果车主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全马力,导致速度超标,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律师表示,小米的限速设计可看作是对“风险提示义务”的履行,避免自己的责任争议。小米在购车协议中明确了限速规则,并通过系统更新向用户告知了解锁条件,因此车主宜在购车前明了性能释放的附加要求,自愿接受相关合同束缚。如果车主通过非法方式破解系统,则属于单方违约,车企不再承担相应责任。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SU7 Ultra发生过事故

与此同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对车企车辆性能的合理管控提出了要求。小米的限速机制(如新手期和赛道模式解锁条件)符合《车辆车速限制系统技术及试验方法》(GB24545-2019)中“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事故风险”的指导原则。

那么小米的限速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呢?律师表示,小米并没有完全限制车辆性能,而是将全马力释放的场景限制在封闭赛道内。车主仍然可以通过完成圈速考核或者在合法场地内体验极限性能。从物权法角度看,车企对使用场景的限制属于合同附条件约定,不构成对消费者财产权的侵犯。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网友的评论截图

几乎在此时,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了柯洁在直播中提到智能驾驶的视频片段,引发了不少关注。柯洁表示:“我好几天不敢用智能驾驶,我觉得太低级了,现在的自动驾驶尽量不用最好。”

《小米SU7 Ultra新规引热议:安全与性能的博弈》-有驾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的发文截图

5月1日中午,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上发文,针对柯洁智驾事件表示:“问了下,柯洁还没提车!”

来源:大河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