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长安逸动,这款被很多工薪家庭称为“回本利器”的国民家轿,要彻底改头换面了,它整副模样换了新装,自带了个“原厂大尾翼”
最抓人眼球的,是它的脸
新车丢掉了老款那种“正经”的格栅,换成了非常炫酷的“无脸”设计,官方叫它无边框进气格栅。
整个车头像一块完整的、打磨过的金属板,只有下面细长的进气口和左右上角的进气口暗示着它的澎湃生命力。
转到侧面,线条干净利落
车顶线从B柱开始很自然地往下滑,溜背的感觉特别明显,看着运动感十足。 前后两条车肩线不是平的,是带点上扬的劲头,像是随时准备冲刺的样子。
新车的窗线也比老款稍微拉高了一点,门板显得更厚实,跑高速感觉会更稳当。
让人想吹口哨的是车尾
后备厢盖子边缘居然直接长出来个货真价实的“鸭尾式”尾翼, 是原厂装好的,高速跑起来真能帮着压住车屁股,帅还管用。
配合着下面露出来的、对称排列的双边共两出的真实排气管口,整个尾部那种紧绷的、跃跃欲试的感觉特别抓人。 晚上后尾灯亮起来,也玩起了贯穿式设计,前后呼应,科技感加运动感,齐活了。
拉开车门,里面变化大得让人一时都找不到放杯子的地方
传统燃油车爱搞的那些复杂按钮和分区,在新逸动里彻底消失了。 整个中控台干净得就像张没怎么用的书桌,方向盘后面一块亮闪闪的大尺寸全液晶仪表盘,外加中控台上那块竖起来像个超大Pad的中控触摸大屏。
这双屏组合一上,车厢氛围立刻变了,那些电动车标榜的科技感,逸动这次真跟上了。
座椅电动调节的按钮整整齐齐地放在车门扶手上,用着很顺手
新逸动在你能经常碰到的地方,像门板、中控台上面那层、中央扶手,覆盖了不少软性材料,摸上去手感好多了。
顶棚用上了深色,配合全景天窗采光面积很大,坐进去敞亮不少,不压抑了。 老逸动车主在乎的实用性配置没丢,自动双温区空调、前排座椅加热,这些舒服又实在的功能都在。
核心的变化藏在车头盖和底盘下
新逸动这次准备了“两条腿走路”。 想要经典纯粹、一脚油门就有推背感的燃油版? 它还在! 用的是一台全新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马力输出给到了192匹,比现款的160匹足足涨了32匹,数据挺可观。
发动机搭档的是更平顺也更省心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动力传递效果应该比老款优化不少,特别是那些常抱怨老款车子在城市拥堵路段时双离合变速箱顿挫的车主,可以多留心下新车的具体表现。
新逸动插电混动版本
这套系统是在长安之前混动技术基础上打磨出来的,核心是一台安静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组驱动电机,这车能纯电行驶! 城市里上下班、接送孩子,如果你单程跑不远,靠它的电池就能搞定,压根不用启动发动机,省钱又安静。
官方给了两种纯电续航版本:55公里和118公里(具体工况标准以最终官方发布为准)。 118公里的版本,能满足很多城市用户一天的往返需求了。
充不上电就当油电混合车开也行,综合油耗肯定比纯燃油低,政策上有些城市还能挂绿牌,摇号也轻松些。相当于买一台车,兼顾了电车省油钱的优势和油车没有里程焦虑的安心。
价格现在还没最终公布,老款逸动卖7.29万到9.69万的价格,在工薪阶层攒钱买第一台车的圈子里口碑不错,性价比是金字招牌。 所以大家对新车的价格期望值还在这个范围里晃悠,可能插混版本价格会稍微往上浮一点。
新逸动这次的策略很清楚,样子必须压住油车的风头,跟电车比设计感,配置要实用,全液晶仪表、自动空调、电调座椅这些看着摸着高级的不能少,动力上燃油版本劲要足、插混版本电续航要够实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