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插电混动技术差异究竟有多么巨大?

在当下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60%的时代,增程式电动车(REEV)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已成为家庭用车的两大主流选择。许多人站在展厅前犹豫不决:同样都能用电能行驶,技术差异究竟有多大?谁更契合我的生活场景?别急,让我们从核心原理出发,用通俗语言为您拨开技术迷雾。

---

一、驱动逻辑:串联与混联的本质分野

增程式(REEV) 如同一位“专注的供电专员”。系统采用纯串联结构:1.5T发动机化身“增程器”,仅负责高效发电(1升油可发3.2度电),电力直供驱动电机或电池。全程车轮均由电机驱动,带来纯电般的静谧平顺体验。以理想L7为例,95%城市工况纯电行驶,CLTC续航达212公里,发动机启动时噪音也控制在55分贝以内。

插混式(PHEV) 则是“油电双修的协同大师”。比亚迪DM-i等车型采用混联架构,发动机可通过离合器直接驱动车轮。低速用电、高速用油的分工策略,让系统始终运行在最高效区间——时速超60公里时发动机直驱,传动效率高达97.5%,高速油耗比增程低15%。

> 技术亮点对比表

> | 项目| 增程式(REEV)| 插混式(PHEV)|

> |----------------|----------------------|-----------------------|

2025年新能源插电混动技术差异究竟有多么巨大?-有驾

> | 驱动模式| 全程电机驱动| 电机/发动机智能切换|

> | 城市电耗| 12–18kWh/100km| 同级别相近|

> | 高速油耗| 馈电状态6–9L/100km| 馈电状态4–7L/100km|

> | NVH表现| 怠速噪音≤55dB| 发动机介入时65–75dB|

---

二、2025标杆车型:技术方案各展所长

(1)插混阵营:全场景适应力见长

2025年新能源插电混动技术差异究竟有多么巨大?-有驾

- 比亚迪宋PLUS DM-i冠军版(15.98万起):

搭载热效率43.04%的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馈电油耗仅4.4L/100km,纯电续航110–150km。三四线城市家庭用户的理想之选,短途用电、长途用油无缝切换。

- 魏牌蓝山DHT-PHEV(27.38万起):

全球首创全速域电驱技术,时速20km/h即可发动机直驱,CLTC纯电续航212km,综合续航达1300km。6/7座大家庭出行,高速超车从容不迫。

(2)增程阵营:城市通勤体验优先

- 理想L7 Max(33.98万):

标配130kW快充(30分钟充50%电量),CLTC纯电续航212km,配合“皇后座椅”舒适配置,成为一二线城市多孩家庭的移动客厅。

2025年新能源插电混动技术差异究竟有多么巨大?-有驾

- 深蓝S09增程版(22万起):

同级最长纯电续航350km,-30℃极寒环境下电池30分钟升温20℃,露营可输出6kW电力,年轻家庭的户外探索搭档。

---

三、5年成本实测:精算后的意外平衡

以年均行驶2万公里(家充0.6元/度,油价8元/L)测算:

| 成本项| 增程式(理想L7)| 插混式(蓝山DHT)|

|------------------|----------------------|----------------------|

2025年新能源插电混动技术差异究竟有多么巨大?-有驾

| 购车价| 33.98万元| 27.38万元|

| 年均电费| 1296元(1.2万km用电)| 720元(0.8万km用电) |

| 年均油费| 5120元(0.8万km用油)| 5760元(1.2万km用油)|

| 年均保养| 1500元(三电维保)| 3000元(发动机+变速箱)|

| 5年总成本| ≈35万元| ≈33万元|

> 关键洞察:虽增程车购车价高,但其电池寿命更长(8年衰减<20%),且3年保值率比插混高5%–8%。长期持有成本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

2025年新能源插电混动技术差异究竟有多么巨大?-有驾

四、终极决策指南:三大场景对号入座

1. 充电条件决定技术路线

- 有家充桩→选增程:300km续航满足一周通勤,上海用户月电费可低至50元。

- 依赖公共桩→选插混:100km纯电续航+油电混动模式,无充电焦虑。

2. 高速频率影响经济性

- 高速行程>40%→选插混:发动机直驱效率比增程发电再驱动高20%,百公里省油0.8L。

- 城市通勤为主→选增程:电机响应0.1秒,拥堵路况无顿挫,NVH优势明显。

2025年新能源插电混动技术差异究竟有多么巨大?-有驾

3. 持有周期关联保值率

- 计划5年以上→选插混:发动机技术成熟,维修网点覆盖广。

- 3年内换车→选增程:智能化配置迭代快(如华为ADS 2.0),二手市场更受欢迎。

---

结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解

增程车是“以电为主的城市特化方案”,插混车则是“油电协同的全能选手”。与其纠结技术优劣,不如回归生活本质:

- 每日通勤≤80km且有家充?增程的纯电体验让通勤变享受。

- 常跨城自驾或充电不便?插混的全场景适应性更让人安心。

试驾时务必体验高速加速与拥堵跟车,让真实场景为选择投票。2025年的混动技术已足够成熟,您只需明确需求,答案自会清晰浮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