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这两天汽车圈最逗的事儿,你们听说了没?
我看到长城那个招标公告的时候,说实话,正喝水呢,一口水直接喷在了屏幕上。
白纸黑字写着,要找给爱马仕、劳斯莱斯这种顶级品牌服务过的大神,来给他们操盘一个全新的超豪华车项目。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哪儿是造车啊,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魏建军老爷子要在保定开个SKP呢。
让一个天天琢磨怎么把皮卡造得更耐操、把哈弗H6多卖几台的公司,突然要去跟那些玩了几百年资本和文化的欧洲老钱们掰手腕,这画面,怎么想怎么魔幻。
你别说,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肯定是隔壁老王家(比亚迪)去年那一下,刺激得太狠了。
想当初,比亚迪说要搞个叫“仰望”的牌子,车要卖一百万,圈里圈外基本都是看笑话的心态。
结果呢?
仰望U8那台“陆地潜艇”一出来,能原地掉头还能水上漂,直接把所有人的下巴都给干脱臼了。
它根本不跟你聊什么历史底蕴,上来就是一顿黑科技的“王炸”,硬生生把一百万的价位给站住了。
那玩意儿的成功,与其说是一款产品的胜利,不如说是一次心理上的“破壁”。
它就像在所有中国车企心里扎了根刺,那根刺上写着:“凭啥他行我不行?”
还有华为那个“大聪明”,更是个搅局的天才。
自己不下场造车,却拉着一帮兄弟搞“界”字辈联盟。
问界M9卖五六十万,买的人还得排大队。
人家靠的不是发动机有多少个缸,也不是内饰用了哪国的小牛皮。
人家就告诉你,我这车机系统,比你手机还快;我这智能驾驶,比你老司机还稳。
在新时代的语境里,华为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豪华”——豪华就是智商上的绝对碾压。
有了这两位在前面,一个用肌肉,一个用大脑,都冲进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价格区间。
长城这位“河北狠人”一看,能不眼红吗?
可问题是,长日此以往,长城在咱们老百姓心里是啥形象?
是“国民神车”哈弗H6,是硬派越野坦克300,主打一个皮实、耐用、够意思。
这就像一个你特别熟的哥们儿,天天跟你撸串喝酒,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突然有一天他穿着高定西装,跟你聊起了苏富比拍卖和波尔多的年份。
你肯定觉得别扭,甚至想问他一句:“哥们儿,你没病吧?”
品牌这玩意儿,就是一种玄学。
它不是你堆料堆得猛、技术用得新,就能速成的。
它需要时间去熬,需要故事去养。
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刚上市敲钟的互联网新贵,开着一台崭新的、价值几百万的“长城”,去参加一个富豪晚宴。
停车场里,左边是宾利,右边是法拉利。
他下车,门童问:“先生您这车真漂亮,什么牌子?”
他深吸一口气,字正腔圆地回答:“长城。”
你品,你细品。
说出这两个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厚的脸皮?
这不是车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交心理学的问题。
所以,长城现在面临的,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难题,而是一个身份认知的困局。
造一台百万豪车不难,难的是让消费者相信,你值这个价。
这背后需要的是一整套全新的话语体系,一个能让人信服的品牌故事。
这玩意儿,可比研发一套新的发动机难多了。
说到底,老魏这一步棋,走得是险,也是狠。
赌的,是中国制造业的集体自信,赌的,是新一代富人不再迷信海外品牌。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了,更像是一场文化上的“豪赌”。
所以这事儿最后能成吗?
谁知道呢。
反正剧本已经写好了,一个“泥腿子”出身的拳王,非要去挑战一个世袭百年的贵族。
咱们就等着看,他这一拳抡出去,是能打出一个新世界,还是会闪了自己的老腰。
不管怎么说,这热闹,绝对值得一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