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新电车首亮相,10分钟快充续航200公里,行业权威热议升级

大门口那天,老张顶着一脑门汗,手里转着两把车钥匙,说新买的奥迪Q6L e-tron昨天刚提,“电车这东西啊,咱老一辈总不放心,可现在连邻居家小孩都知道充电桩去哪儿找了。”他的话刚落,旁边装电桩的小师傅嘴巴里还嚼着槟榔,说:“你这800伏高压充起来快,10分钟跑两百多公里,我那表还没算清楚呢。”车主群里隔壁王哥却在纠结,这大电池组双激光雷达带自动清洗是不是真的有用,上一台老款的尾灯总是沾灰。这回新车数字OLED尾灯还会闪警告信号,王哥自测那晚上在群里聊,说夜里倒车的时候,后面那辆宝马一下就收了油,“估么是恐吓他了哈。”

奥迪新电车首亮相,10分钟快充续航200公里,行业权威热议升级-有驾

这车好多配置都是书上没见过的。那天技师老周摸着门板,瞅了瞅热成型钢的结构,用句老话说“这玩意撞了可真沉,给你包三层皮。”老周喜欢把钢铝材比例念出来——83%合起来,“跟小伙子打铁一样结实,只是热胀冷缩还是要防。”其实群里还有人说电池防热扩散那层,说是经过冰水混合浸泡测试。“去年冬天有个哥们撞了马路墩子,电池没炸,保险公司都夸德国人搞得严实。”买电车保险费不便宜,可安全过硬,心里踏实点嘛。

开起来呢,前后五连杆悬挂,FSD减震那会儿刚上市,一开群里满屏说试驾“没抖”。小刘是搞底盘的,他嫌新车转向太轻“快得像玩具车”,但渐进式转向系统其实上了岁数的司机更容易适应。我上回坐后排,实话说,比家里那老A6还宽敞,腿都能伸直——轴距特意拉长过,快三米,一票人说像老板专座。偶尔听销售顺嘴一提,电机“发夹”绕组技术、液冷SiC元件,能量损耗说是降六成,可消费者其实更关心跑得远电池能扛几年。对了,二排晕车的小孩,这辆缓解了不少,电机扭矩调得细,老人不吭声坐得住。

奥迪新电车首亮相,10分钟快充续航200公里,行业权威热议升级-有驾

座舱这块,Bang&Olufsen头枕音响、全景天窗,够豪华,但师傅们都直说还得考量后期养护,怕头枕音频线路出故障,维修起来“小型手术”。张太太嫌中控屏太大,晚上开眼晕,家里都说多看两眼会犯困。这车设计也分人,有人觉得前脸纹路有点“运动”过头,其实是R8那位大设计师亲自盯着,标志还能发光,开夜路仪式感十足,“下雨天钥匙轻轻一按,光毯跟请人下酒席似的”。

冷门一说,这车有个隐蔽的小抽屉在主驾驶侧,存放充电卡和高速票据。小众用户吐槽为啥没做后排屏,其实据说早年间德国研发怕小孩误碰操作,现在才不加,国内反而成了争议点。路况方面,不同城区充电桩分布不均,有的地段还是要找老小区的物业管:“树底下插根充电线,物业张嘴也不敢拦。”

奥迪新电车首亮相,10分钟快充续航200公里,行业权威热议升级-有驾

二手这块,还没人敢说将来价格,就老赵前两年买的Q5e-tron换车,开了两万公里卖了还亏了小半台冰箱的钱。群里的段子,说“电池健康看运气,谁家电池报个警,只能去专门直营店。”其实奢华电动车这门路,历史还短,谁家后备箱拉土鸡蛋才敢真折腾。

这车上市还没多久,赶着梅雨季那会,隔壁王嫂买了一辆Sportback,开回家门坎差点刮底盘,她说不是托底,是“品牌情结”。现在市面上能跑、能玩的电车多,但奥迪这台,师傅们说,保养带点德国味儿,三年下来别像某些国产车“过了质保返厂”就头疼。听到最后,老张的车钥匙还在手里转着,大爷小孩都围过来问:“能不能把车灯签名调亮点?那标志能发变色光吗?”张嘴一乐:“奥迪这东西,越看越像咱家老猫,灯一打,谁都知道,回家了。”

奥迪新电车首亮相,10分钟快充续航200公里,行业权威热议升级-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