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富连升三次,极狐销量大增,北汽转型见成效

说到张国富这次又升职,老实说我真是感叹,现在车企里,有能力的人越来越被放在重要位置,这事本身其实挺值得琢磨。为啥?你看,过去我们总说“论资排辈”、讲究“熬资历”,现在,好像整个北汽集团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能者上,庸者下。这道理太朴素了,但也最难做到。而在新能源大战场上,张国富的“三连跳”背后,是北汽对业务的压力,还有对未来的预判。

你有没有想过,这几年国产车企里,谁都在琢磨新一轮的“自我革命”,但谁能行、谁能赢,靠的从来不是嘴上说的那些“创新”,“变革”,而是实打实的业绩增长,还有市场认可。张国富,就是踩着极狐这个品牌一路上涨。业绩好,不升职才奇怪呢。

那再看看极狐发生了啥变化。说实话,这牌子几年前我根本没当回事,新能源里冒出一堆新玩家,极狐不算最出名的,甚至还挨过不少冷板凳。但张国富来了之后,极狐突然就活了,不是说一夜暴富那种“剧本杀”,而是销量一年一年地往上窜,2024年极狐卖了8万多辆,同比增长近170%,这不是耍嘴皮子,是硬碰硬的数据。谁都知道,车企最怕的就是销量下滑,都在盯着榜单看自己快不快被淘汰,极狐这波操作一下又把北汽拉高了一个段位。

咱们都明白,新能源车这块蛋糕巨香,但也巨烫。随便你数一数,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哪个不是喊着要打天下的?极狐要杀出重围,本质其实不是靠哪个公司多牛,而是靠一个人敢折腾、会折腾。张国富这种“土生土长”的高管,了解北汽的底色,也看得出新能源的门道,他不是那种只会“画饼”的领导,他懂营销,会抓流量,也能把实际问题梳理成方案。这才是能者上的核心原因。

极狐过去玩的是高冷路线,可张国富偏偏踩住了市场痛点,往20万元以内靠——别小看这个战略。要知道,新能源里动辄三、四十万的车,普通家庭根本消费不起。可是现在,上下班通勤、偶尔出去玩,大多数人考虑的还是多少合适、性价比能不能打。不立足现实,车企再牛也只是纸老虎。阿尔法T5、阿尔法S5对着用户来的升级,一下子让极狐走量了。

当然,只会降价是走不远的。怎么才能让车企在泥潭里不只是爬出来,还能跳得更高?流量这事估计以前没人真搭理,现在都知道是“命根子”。短视频种草、联动IP、甚至上了央视栏目,那就是无差别覆盖全部目标用户,一方面让极狐和北汽不再只是车圈里的“自嗨”,一方面也逼着大家反思,车子到底凭啥让人掏钱?你说极狐那句“用户永远是最好的产品经理”,我觉得那特别有意思。其实中国车企嘴上天天说“以用户为中心”,真的做到的又有几个?极狐在阿尔法T5上升级电池,用“5C神行”充电几分钟就能补大半电,座舱通风也拉满舒适度。这些不都是用户天天挤兑的痛点么?亲子场景下的考拉主打安全和母婴,真的,你去刷小红书、逛论坛,家长们对车子安全有多敏感,极狐就是想明白了“谁掏钱谁说话”,你再看增长就不稀奇了。

张国富连升三次,极狐销量大增,北汽转型见成效-有驾
张国富连升三次,极狐销量大增,北汽转型见成效-有驾

但到这儿你要问了,车卖得再好,钱是不是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说到底,北汽蓝谷虽然营收暴涨,亏损却还没完全解决。上半年亏了23亿多,毛利率还是负的。这说明“革命尚未成功”,而这个过程,张国富明着看也是知道压力山大的。但扪心自问,有哪个车企不是一边快速增长,一边焦虑着“如何盈利”?新能源整个行业就是在烧钱换时间,想盈利你得做得比别人更扎实。

其实,中国车企的难处就在这儿。以前我们习惯了“官位稳、工资稳”,但新能源时代不等你慢慢熬,“三年五年再看”,早就不是主流了。张国富那三年跃升计划,要实现50万辆销量、降本增效、盈利突破,并且跻身头部阵营,这目标非常“狼性”,但也逼着大家定了个短期任务。现在极狐销量和收入都有起色,北汽蓝谷也开始减亏,这说明“三年跃升”目标有个好开局,不过要杀进盈利,压力还是没少。

你放眼整个行业,现在抢资源、抢资金、抢用户,谁慢一步都怕掉队。张国富升职后,是北汽集团给新能源更多支持,也把赌注压在了他身上。这种矛盾大家都明白,领导要成绩,团队要资源,不突破就没人能吃到最终的红利。极狐是张建勇“一号工程”,张国富必须“打好这场仗”,否则那升职也只是徒有其名。

重用能者,放权给实干家,到底能带来什么?不少“内培干部”懂企业规则,但未必真的能“打胜仗”。张国富的成功,是市场和体制结合的产物——既有企业对成绩的认可,又有个人能应变和创新。回头看,极狐坐实了品牌活力,也证明了新人事新风气的重要。不创新就淘汰,不实际就被用户遗忘。

你是否想过,过去车企的晋升路径只有一条:熬年头。现在行业变了,业绩才是硬通货。张国富连升三次,靠的不是“门面担当”,而是真把极狐和整个北汽新能源带出了泥沼。这些经验其实对所有传统行业都是启示:摆脱老旧套路,把有能力的人推到前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最怕的是那种“老好人”式的管理,谁都不得罪,结果事业一事无成。

张国富连升三次,极狐销量大增,北汽转型见成效-有驾

但问题还没完。现在新能源市场卷到头发发麻,技术更迭快,用户需求变,品牌差异化难做,每一场仗都像是“生死局”。极狐的一波增长也许是赶上了“天时地利”,但下一个阶段还得看能不能打赢“持久战”。技术要升级,产品要创新,服务要做细,流量要抓紧,钱还得实打实赚回来。车卖得多不是最终目标,能把钱赚到家才是硬本事。

最后再回头问一句,“能者上”是不是万能灵药?其实也不是。“能者”得有舞台,企业要敢给机会,也要能容忍试错;但“能者”真的能力不够,也会被自己坑死。所以这事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极狐的这波活力证明了一点:当你敢用人、能跑市场、踏实干事,就能让企业起死回生,但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张国富的升迁,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在变革路上的决心,也暴露了所有企业面对压力时的选择。你可以学极狐的打法,但能不能活下来,最终还是成绩说话。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真刀真枪做的业绩。接下来的几年里,极狐和北汽新能源还有很多坎要迈,张国富也有更多仗要打。等三年后回头看,兴许我们才知道“能者上”到底是不是万能公式。但今天它确实让一个品牌活了,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你说,这种路子,到底能不能推到所有行业?是不是只要敢用人,业绩就一定突飞猛进?这一切,恐怕还得市场来回答。但至少,极狐和张国富,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接地气的答案:不折腾的企业等死,敢折腾的人更容易上。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