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三季度财报引关注:营收203.8亿、交付116007台,市场格局要变?

2025年11月17日,小鹏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203.8亿元、交付量116007台的数据瞬间成为行业焦点。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小鹏自身纪录,更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一枚“深水炸弹”,让市场格局的演变充满想象空间。

小鹏三季度财报引关注:营收203.8亿、交付116007台,市场格局要变?-有驾

交付量狂飙: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小鹏第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149.3%,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对比2024年同期46533台的交付量,2025年第三季度几乎实现了“翻三倍”的跨越。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小鹏多款车型的全面爆发。小鹏MONA M03作为入门级车型,凭借12万—16万元的售价区间和智能化配置,上市后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10月销量达10203台,占单月销量的42.66%,成为拉动交付量的核心引擎。高端车型小鹏X9和小鹏G9虽销量规模较小,但稳定的市场表现也为品牌价值提供了支撑。

小鹏三季度财报引关注:营收203.8亿、交付116007台,市场格局要变?-有驾

交付量的狂飙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小鹏第三季度海外销量环比增长七成,占总销量的15%,显示出全球化战略的初步成效。随着2025年计划将销售网络扩展至北美以外90%的新能源市场,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这种“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的模式,让小鹏在交付量维度上从曾经的追赶者,逐渐向领跑者转变。

营收与盈利:规模化效应初显,亏损收窄释放积极信号

营收方面,小鹏第三季度203.8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01.8%,环比增长11.5%,创历史新高。这一增长得益于交付量的提升和产品结构的优化。汽车销售收入180.5亿元,同比上升105.3%,反映出市场对小鹏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高。更值得关注的是毛利率的突破——季度毛利率达20.1%,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汽车毛利率为13.1%,同比增长4.5%。尽管与比亚迪、理想等盈利车企相比仍有差距,但毛利率的持续提升表明小鹏的规模化效应正在显现,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能力逐步增强。

小鹏三季度财报引关注:营收203.8亿、交付116007台,市场格局要变?-有驾

净亏损方面,小鹏第三季度净亏损3.8亿元,同比收窄79%,环比上一季度也有所改善。这一数据与2024年同期18.1亿元的亏损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小鹏在盈利路径上的稳步推进。小鹏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曾表示,公司有望在2025年年底实现收支平衡,而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无疑为这一目标增添了更多确定性。

市场格局:挑战与机遇并存,小鹏能否改写规则?

小鹏的爆发式增长,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充满变数。从国内市场看,比亚迪、特斯拉、理想等头部车企占据主导地位,但小鹏凭借智能化优势和性价比策略,正在中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之间找到突破口。例如,小鹏计划将高等级智驾软硬件标配至15万元车型,这一举措可能引发智驾市场的价格战,迫使竞争对手跟进,从而重塑行业规则。

小鹏三季度财报引关注:营收203.8亿、交付116007台,市场格局要变?-有驾

在海外市场,小鹏的扩张计划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当前,中国车企在新能源中高端出口市场尚未形成绝对优势,小鹏若能凭借技术积累和本地化运营抢占先机,有望成为全球市场的“黑马”。此外,小鹏在增程式技术上的布局(2025年推出首款增程车型)也可能开辟新的增长赛道,尤其是在充电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增程车型的吸引力不容小觑。

小鹏三季度财报引关注:营收203.8亿、交付116007台,市场格局要变?-有驾

结语:小鹏的“破局”与行业的“变局”

小鹏三季度的财报,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一份宣言书。它宣告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进入“效率与差异化”的新阶段。小鹏能否凭借交付量、营收和毛利率的同步增长,从“量变”实现“质变”,最终改写市场格局?答案或许藏在未来的产品迭代、技术突破和全球化布局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小鹏的崛起,已为行业注入新的变量,而这场“变局”,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