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网丨吉利私有化极氪:战略收缩下的整合棋局与未来展望

纵览网(www.zonglan.com)讯吉利集团在汽车行业的版图拓展与战略调整上,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而近期,吉利计划私有化极氪这一举措,更是引发了业内的广泛热议和深度关注,这也预示着吉利在面对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内部发展需求时,正开启新一轮的大胆而关键的整合变革。

纵览网丨吉利私有化极氪:战略收缩下的整合棋局与未来展望-有驾

5 月 7 日,吉利集团正式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计划私有化极氪,收购其所有已发行及在外流通的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此时,距离极氪在美股上市尚不足一年。对于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吉利方面迅速召开沟通会进行解释,称主要是为了应对外部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同时便于内部战略聚焦、协同以及资源整合。

从吉利此前的操作来看,去年底其推动领克与极氪合并,意图壮大极氪集团,然而如今却又计划将极氪整合入吉利本身,这背后体现了吉利在战略层面更为严峻的形势判断。据知情人士透露,春节期间,吉利高层在战略会议上对未来三年的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因此决定进行战略收缩,这与 2014 年吉利的整合行动颇为相似。

回顾 2014 年那次整合,当时吉利因多个子品牌陷入 “左右互搏” 困境,取消三大品牌,形成 “一个吉利” 架构,随后推出五大产品系列,之后迎来数年大增长时代,还于 2017 年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如今,吉利再次面临深刻变革,其背后承载着突破 411 万辆销量、并在 2027 年达到 500 万辆销售规模的雄心壮志。

极氪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确实未能达到预期目标。2024 年,极氪品牌累计交付新车 22.21 万辆,未能完成原定目标。到了 2025 年,吉利集团给极氪集团定下了 71 万辆的销量目标,但从前四个月的销量情况来看,极氪集团完成目标的压力依然巨大。在资本市场上,极氪的股价也受到销售端表现的影响,一度接近 “仙股” 水平。

纵览网丨吉利私有化极氪:战略收缩下的整合棋局与未来展望-有驾

对于极氪而言,退市私有化或许是一次新的契机。一方面,退市能让极氪拥有更多调整经营的空间,避免资本市场过度关注短期业绩的压力,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进行长期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退市后极氪与吉利集团内部其他品牌在采购、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将更加深入,有望通过资源整合收窄亏损。此外,吉利集团对旗下品牌的重新规划也将明确极氪的高端定位,使其能够在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域更加精准地发力。

此次私有化整合对极氪员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持有极氪原始股的核心员工,极氪已明确表示不会因退市受到影响,公司会按高于发行价和近期交易均价的价格兑现股票,保障了他们的利益。然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两大集团合并可能会带来人员调整压力。事实上,极氪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团队在整合过程中已有裁员压力和工作强度增加的情况出现。

从品牌架构来看,吉利集团在私有化极氪后,将对旗下品牌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则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这样的架构调整,有助于各品牌在明确的市场定位下,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内部竞争,实现协同发展。

在技术协同方面,极氪合并入吉利集团后,其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资产已被转移至吉利集团,例如极氪智能座舱团队被整合入吉利研究院,这将进一步提升吉利集团在智能化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整合能力,为旗下各品牌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吉利集团的整合步伐并未因极氪的私有化而停止。领克与极氪的整合为后续的整合树立了典范,银河品牌的升级以及翼真品牌的整合入局,还有吉利发布的高阶智驾 “一盘棋” 战略,整合辅助驾驶团队,这一系列动作都表明吉利正在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强化各品牌和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

此外,吉利还曾就 smart 的整合与奔驰磋商,尽管未能达成共识,但整合计划仍在推进。同时,吉利内部也在讨论路特斯、极星等上市公司退市的可能性,目前极氪、路特斯、吉利的能源团队都已被整合入浩瀚能源公司,路特斯与极星也经历了人事调整,管理层的融合或可视为进一步整合的先声。

纵览网丨吉利私有化极氪:战略收缩下的整合棋局与未来展望-有驾

然而,吉利集团的这一轮整合能否助力其在 2025 年完成 411 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在 2027 年突破 500 万辆销量规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吉利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力和服务力等方面持续提升,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整合过程中涉及到的组织架构调整、人员融合、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吉利妥善解决,以确保整合的顺利推进和协同效应的发挥。

吉利私有化极氪是其在当前市场环境和内部发展需求下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吉利对风险的审慎应对,也彰显了其通过整合优化实现再度崛起的决心。对于极氪来说,私有化退市或许能够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契机,使其在吉利集团的整合协同下,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努力突破市场困境。而对于吉利集团而言,如何在整合过程中平衡好各方利益,实现各品牌的协同发展,将是其面临的重大课题。未来,吉利能否通过这一轮战略收缩和整合,在汽车行业的新格局中重现往日辉煌并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