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日产汽车2024年财年的财报出来了,巨亏!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20多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家中型上市公司几年的总收入,直接蒸发!
不仅如此,为了减少窟窿,截至2027财年,预计要关闭掉7家工厂、裁员2万人!
可能会有读者觉得,笔者问“还能撑多久”,是不是危言耸听了?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日产汽车家大业大,裁了2万人,还有13万人呢。哪里会撑不下去?
真是如此吗?非也!
看看巅峰时的日产汽车有多风光,你就知道现在的它有多狼狈!
日产汽车的高光时刻
日产汽车,全称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成立于1933年,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三巨头”之一,与丰田、本田齐名。它当年的辉煌,完全可以写进汽车史的教科书!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产凭借Skyline GT-R、Fairlady Z等经典车型,席卷全球跑车市场,被车迷奉为“东瀛战神”。市场数据也非常亮眼,1990年代中期,日产全球销量稳定在300万辆以上,市场占有率在日本本土高达20%,在北美和欧洲也稳居前五。那时的日产,靠着技术和性能,与丰田、本田等“兄弟”一起,将“日系车”这个品牌标签,推向了全球。
日产Skyline GT-R,图源网络,侵删
到了21世纪初,日产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依然亮眼。2000年代,雷诺-日产联盟的成立让日产如虎添翼,共享技术和资源后,全球销量在2010年突破400万辆,2016年更是达到550万辆的巅峰,全球市场占有率约6%,位列全球车企前五。
大家不要觉得,6%和前五,这两个数据没什么了不起的。要知道,当时有本事排在日产前面的,也都是丰田、大众、通用、现代-起亚、福特这些重量级选手。排名第一的丰田、大众,市场占有率也只是10%左右而已。
那时的日产,技术、品牌、市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也算得上是日本汽车工业的门面担当了!
风光不再,岌岌可危
时间来到2025年,日产的光环早已褪去,如今的处境只能用“风雨飘摇”来形容。2024财年的巨亏6708亿日元,堪称日产近年来的“至暗时刻”。要知道,2023财年日产还有4266亿日元的净利润(折合人民币约210亿元),一年之间从盈利到巨亏,跌幅之大令人咋舌。
更雪上加霜的是,日产在全球核心市场的表现一塌糊涂。在北美,面对特斯拉和本土品牌的夹击,日产的轿车和SUV销量持续下滑;在最大市场中国,电动车和混动车型的竞争异常激烈,日产的传统燃油车优势荡然无存,武汉工厂的产能甚至被砍掉一半。工厂开工率低至70%,库存积压,资金链吃紧,这些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日产喘不过气。
一个更明显的事实是,这次裁员2万人的规模,已经大大超出预期。要知道,2024年11月,日产宣布的是只裁员9000人,信誓旦旦地说要“精简结构、优化成本”。结果才过了半年,裁员名单上直接多出1.1万人,规模几乎翻倍!这说明什么?说明日产的危机远比外界想象的严重,连高管们自己都没底,只能靠“挥泪斩马谡”来争取一线生机。
裁员之外,日产还计划关闭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日本枥木等7家工厂,全球工厂数量从17家砍到10家。这不仅意味着生产能力的萎缩,更是在全球市场“收缩战线”的信号。
日产,正在一步步从“全球巨头”沦为“区域玩家”。
从诺基亚到日产,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如果说日产的困境让人唏嘘,那么回顾另一个巨头的陨落,或许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日产的未来。
哪个巨头?
诺基亚!
我们回想一下,当年的诺基亚,何尝不是手机行业的绝对王者?
2000年代,诺基亚的经典机型如3310、N95,几乎人手一部,全球市场占有率在2007年巅峰时高达40.7%,出货量超过4.3亿部,远超当时的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和三星。光看这40.7%的占有率,诺基亚当年在手机行业的影响力,要远甚于日产之于汽车行业。
笔者上大学的时候,第一部手机买的也是诺基亚的,周边其他同学的手机,仔细一看大多数也都印着诺基亚的logo。
诺基亚手机,图源网络,侵删
但智能手机时代来临,诺基亚却固守塞班系统,错过了安卓和iOS的浪潮。结果,2013年,诺基亚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从2007到2013,这才过去几年?
时代抛弃它时,连一声招呼都没打。
日产的处境,与当年的诺基亚何其相似!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席卷汽车行业的今天,日产却在新能源领域裹足不前。聆风,虽然是日产企业的首个量产纯电车,但后续车型更新缓慢,竞争力远不如特斯拉、比亚迪。
智能驾驶技术上,日产的ProPilot系统也落后于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但日产却像当年的诺基亚一样,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迟迟跟不上节奏。
国内新能源选手,应接不暇
更致命的是,日产内部的管理问题。2018年,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因财务丑闻被捕,雷诺-日产联盟的裂痕加深,内部派系斗争不断,高层决策效率低下。这些“内伤”,让日产在面对外部危机时,更加力不从心。
日产汽车,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
诺基亚的教训告诉我们,市场不会因为你曾经辉煌,就手下留情。日产,若不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奋起直追,裁员和关厂只是开始,等待它的可能是更残酷的结局。
结语
强如日产,当年多么不可一世,如今却落得今天这般田地,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2万人的裁员,7家工厂的关闭,或许能为它争取一些喘息的空间。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竞争力和技术落后的问题,日产汽车,极有可能步诺基亚的后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通过这家汽车巨头的例子,也跟我们中国提了一个醒:企业不能固步自封,必须紧跟市场潮流,拥抱变革。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势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日产的今天,或许就是某些企业明天的写照。
希望中国的所有企业,都能引以为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