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董事长爆猛料,理想i8撞卡车,我们的车可不敢碰!

最近咱们国内汽车圈里,有件事儿闹得是沸沸扬扬,估计不少朋友都刷到过。

说的是理想汽车在发布新车的时候,放了一段自家的理想L8和一辆大卡车做碰撞测试的视频。

这视频可不一般,画面里,那辆家用SUV,居然把一辆块头大得多的乘龙卡车给撞得车轮离地,驾驶室和后面的货箱都分家了。

这一下子,网上就炸开了锅,大家伙儿的讨论热情比夏天的气温还高。

长城董事长爆猛料,理想i8撞卡车,我们的车可不敢碰!-有驾

一辆家用车,真有这么大神力?

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门道?

就在这事儿的热度还没下去的时候,长城汽车的董事长魏建军,在自家新车的活动上被问到这事儿,他一句“我们的车不敢去”,更是让这本来就热闹的场面,又添了一把火。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得从理想L8那场发布会说起。

为了证明自家车子结实、安全,理想汽车放出了一段他们委托第三方机构做的碰撞测试视频。

这测试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不太一样,不是撞墙,也不是车撞车,而是让理想L8去撞一辆东风柳汽生产的乘龙H5卡车。

按咱们普通人的常识想,小轿车撞大卡车,那不就是鸡蛋碰石头吗?

毕竟吨位差在那儿呢。

理想L8再重,也就两吨半左右,而那辆卡车,就算是个空车架子,没拉货,也得有个四五吨重。

物理规律告诉我们,质量大的那个在碰撞中肯定更占便宜。

长城董事长爆猛料,理想i8撞卡车,我们的车可不敢碰!-有驾

可视频里的结果,完全颠覆了大家的想象。

理想L8以一个特定的角度撞过去,那辆乘龙卡车被撞得瞬间侧翻,四个轮子都飞起来了,更夸张的是,车头驾驶舱和后面的大梁货仓直接被撞得分离了,场面相当震撼。

反观理想L8,车身结构,特别是驾驶舱部分,保持得还挺完整。

视频一出,质疑声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过来。

网友们纷纷化身“名侦探柯南”,提出了各种疑问。

有的人说:“这卡车是不是有点‘脆’?怎么一撞就散架了?”还有人分析:“这不符合动量守恒定律啊,除非卡车做了手脚。”最多的猜测就是,这辆用来测试的卡车,很可能不是一辆正常的、完整的车。

比如说,是不是把最关键的、起支撑作用的大梁给抽掉了?

或者说,这车本身就是个空壳子,里面没发动机没变速箱,重量根本没那么大?

再或者,测试的时候是不是用什么东西把卡车的一侧给固定或者抬高了,导致它特别容易翻?

这些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视频呈现的效果确实太挑战日常认知了。

面对漫天的质疑,理想汽车官方很快就出来说话了。

长城董事长爆猛料,理想i8撞卡车,我们的车可不敢碰!-有驾

他们的意思很明确:这事儿不是我们自己干的,我们是花钱请的专业机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汽研”来做的。

我们只是把测试结果拿出来给大家看。

紧接着,中汽研也发布了声明,给理想背书,说他们作为国家级的权威测试机构,整个测试过程都是专业、严谨的,用的车都是从市面上正常买来的,没有对卡车进行任何特殊的改动。

这下好了,测试的发起方和执行方都表了态,都说没问题。

那被撞的另一方,柳汽乘龙怎么看呢?

柳汽乘龙也发了个声明,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有点不一样了。

他们表示,对这个测试完全不知情,事先没人跟他们沟通过,而且视频里把他们的卡车撞成那样,可能会对他们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他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一下子,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三方说法不一,有点像“罗生门”,吃瓜群众都等着看接下来是不是要对簿公堂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剧情的发展峰回路转。

就在大家以为一场车圈的商业纠纷在所难免的时候,理想汽车、中汽研和柳汽乘龙,三家竟然联合发布了一份声明。

声明里,理想和中汽研向柳汽乘龙道了歉,承认在测试信息的沟通和发布环节上做得不够周全。

而柳汽乘龙也很大度地表示接受道歉。

长城董事长爆猛料,理想i8撞卡车,我们的车可不敢碰!-有驾

这戏剧性的一幕让所有人都看呆了,本来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子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这次碰撞测试可能在技术层面有它的特定条件和合规性,但作为一次公开传播事件,在沟通和处理方式上确实存在瑕疵,最终以和解告终。

就在这场风波眼看就要尘埃落定的时候,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发言,又让这件事重回公众视野的中心。

在长城自家新款硬派越野车坦克500的预售活动上,有记者看热闹不嫌事大,当场就向魏建军提问,问他怎么看待理想撞卡车这件事。

魏建军听了,先是笑着说了句“你非让我得罪人”,这个回答非常巧妙,既回避了直接评论对手,又暗示了这事儿里面挺复杂,不好多说。

记者不肯罢休,继续追问:“那长城汽车什么时候也安排一次对撞卡车的测试?”这个问题就非常直接了,魏建军的回答更是干脆利落,他几乎没怎么思考就说:“我们的车不敢去。”

这句“不敢去”,可以说是字少事大,信息量十足。

表面上听着像是在示弱、认怂,但稍微琢磨一下,就能听出里面的弦外之音。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表态,它不是说长城的车不安全、不敢撞,而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和造车理念。

这话其实可以理解为:第一,我们不屑于去做这种带有表演性质、容易引起争议的营销噱头。

第二,汽车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基于成千上万种真实的路况去设计和验证,而不是为了拍一个好看的视频,去设计一个特定的、完美的碰撞场景。

长城董事长爆猛料,理想i8撞卡车,我们的车可不敢碰!-有驾

第三,我们更相信把产品本身做好,靠实打实的技术和口碑赢得用户,而不是靠这种博眼球的“骚操作”。

魏建军的这番话,可以说代表了像长城这样的传统车企的普遍想法。

他们更像是一群踏踏实实搞技术的工程师,信奉的是“产品力是根本”。

你看他们发布的坦克500,会详细介绍它的第二代Hi4-T混动技术,强调它的越野能力,它的智能驾驶系统用了多少个雷达和摄像头。

他们习惯用硬核的技术参数和实实在在的配置来说话。

而理想汽车,则代表了“新势力”的另一条路。

他们非常懂得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擅长创造话题,抓住用户的“痛点”和“爽点”,比如车里的大屏幕、冰箱、舒适的座椅,他们把车打造成一个“移动的家”。

这次的撞车事件,虽然争议很大,但从营销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

它让“理想汽车安全”这个概念,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无数人知道和讨论,传播效果拉满。

所以,这整件事看下来,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答案。

它更像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到今天这个激烈竞争阶段,两种不同造车哲学的一次公开碰撞。

一边是注重用户体验和营销创新的“新势力”,一边是坚持技术为本、产品为王的“传统派”。

这两种力量的竞争和交锋,恰恰是中国汽车工业充满活力的表现。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能看到这样的“神仙打架”是好事,这能促使所有车企都拿出更好的技术、更安全的产品来争取市场。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看到各种炫酷的宣传时,要多一分冷静和思考,擦亮眼睛,看看宣传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产品逻辑和企业价值观,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