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专聊电车自驾游,那些能让你欲哭无泪的“真实经历”!
眼下,谁还没个想撒欢儿的心?
尤其是暑期,朋友圈里不是在青藏高原净化心灵,就是在海南岛释放自我。
但开电车出去浪,可别把它想得太简单,稍不留神,就从享受变成受罪了。
前阵子,我身边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老王,我从小光屁股长大的铁哥们,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咬牙买了一辆号称“续航顶破天”的电车,盘算着带全家老少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结果呢?
刚出发,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冰水。
盛夏时节,地面被太阳烤得像烙铁,车里空调拼命工作,后排小崽子们吵得天翻地覆,老王一面忍受着冰火两重天,一面还得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时刻盯着那飞速下降的电量。
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别提多心塞了!
更可气的是,有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在材料上动歪脑筋,转向机构偷工减料,电池容量缩水,简直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老王回来跟我吐槽,这哪是自驾游,简直是花钱买难受!
当然,也并非所有电车都这么让人失望。
最近,我体验了一款,让我对电车长途旅行,又有了新憧憬。
它叫——广汽本田P7。
这P7,有点真人不露相的味道。
别的厂家恨不得一天开八个发布会,吹嘘自己的“黑科技”,它倒好,默默耕耘四年,跑了150万公里实测,硬是将一台电车,打造得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
这第一份安心,来自它的“能量源泉”——宁德时代的90千瓦时大电池。
别小看这块电池,它可不是徒有其表。
在40℃高温拥堵场景下,它的电量损耗,居然低于同级平均水平15%!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驾驭着它,即使在城市里走走停停,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寻找充电桩。
要知道,眼下许多电车,一到酷暑,续航立刻大打折扣,实际里程与标称数据简直天壤之别。
而且这电池,还经历了严酷的考验。
从零下30℃的极寒地带,到45℃的炙热沙漠,从潮湿的沿海地区,到多沙的内陆戈壁,它都经受住了。
不仅电池给力,P7的操控性,也让我颇感惊喜。
方向盘选用了与奔驰E级相同的博世转向系统,指向精准,手感细腻。
我特意在蜿蜒的山路上兜了一圈,那种感觉,就像臂膀的延伸,指哪儿打哪儿,干净利落。
反观有些电车,转向模糊,开起来如同在水上漂,让人心里没底。
尤其是在例如川藏线那样充满挑战的路段,P7的优势就更加显著。
连续过弯时,车身姿态稳定,转向回馈清晰,让你信心倍增。
再来说说P7的底盘。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再搭配粗壮的横向稳定杆,堪称绝妙组合。
行驶在平坦道路上,舒适性一流;驶过崎岖路面,也能有效过滤掉大部分震动。
更为出色的是,它还配备了ADS全时自适应减震器。
这套系统,如同一个智能管家,能够依据路况,自动调整减震器的软硬程度。
碾过坑洼时,它会变得柔韧,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柔软的羽绒之中。
而在高速过弯时,它又会变得紧致,提供有力的支撑,抑制车身侧倾。
我甚至做了一个小实验,在副驾驶座上放了一杯冰镇咖啡,然后驾驶P7体验了一番,结果咖啡液面晃动的幅度,竟然微乎其微!
这稳健性,着实令人赞叹!
肯定有人会觉得我是在王婆卖瓜。
那我也说说它的短处。
P7的内饰设计,相对而言略显保守,缺少了那些炫酷的科技配置。
但这恰恰也是它的一种优点。
它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
例如,它的车体结构,采用了高比例的高强度钢材,抗扭刚度达到4万牛米/度。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四头成年非洲象同时踩踏车顶,车身主体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形。
如此安全系数,令人放心!
并且,它的生产线,执行的是120%合格率的严苛标准。
也就是说,每生产一百辆车,就要额外拆解二十辆,进行各类严苛检测,以确保每一辆下线的,都是精品。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这P7,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我以为,它想要说明的是,电动汽车,不应仅仅是一个“能动的玩具”,而应成为一个值得信赖、足够安全、能够陪伴你探索世界的伙伴。
它希望让你明白,真正高质量的自驾游,是让你忘记自己身处电动汽车之中的旅程。
正如《道德经》所言:“大巧若拙”,在二十万级别电动汽车市场,当其他厂家竞相追逐大屏幕尺寸、语音助手功能时,广汽本田P7却固守着更为传统的承诺:宁德时代电池保障续航,博世转向系统捍卫操控,百万公里验证夯实出行安全。
说白了,P7希望用自己的专注,向大家展示,什么才是真正“好开、好用、安全”的电动汽车。
这P7,恰似那“别人家的孩子”,默默努力,却能惊艳四座。
它不像那些“网红”车型,借助营销炒作来博人眼球,而是依靠实实在在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购车,不能只看参数和配置表,更要注重内在品质与实际表现。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驾驶P7挑战国内最严酷的自驾路线,你会选择318川藏线,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或者,你有什么更富挑战性的路线推荐?
不妨在评论区里留言,也许,下一个挑战者,就是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