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了下笔记,这会儿市面上又冒出来几款纯电轻卡,市场反应不一。庆铃新发布的这款纯电轻卡,我算是盯上了好一阵。毕竟轻卡用户不多讲究豪华,重实用,这款车倒是把炫酷跟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标签揉在一起了。
先说它的外形——一眼看过去,不是传统那种大头加方盒子。这个设计我估摸着风阻数能降不少,毕竟前脸和挡风玻璃连为一体,显得更顺滑。销售小王跟我说,他看到真车时都说:这设计很激进,感觉不止省电那么简单,稳当多了。毕竟轴距足足3.75米,比老款主流3.36米长,底盘稳定性和承载分布也比那些短轴距小轻卡强不少。
说到承载,这车标称合规载重800公斤,整车自重3.5吨,满载4.495吨。是不是觉得载重有点小?比起传统轻卡常见1.5吨甚至2吨,确实少了,想着这电池包肯定占了不少重量。我也在想,800公斤实际上拉个普通快递货物或者做城市配送,其实够用。毕竟有些三轮车拉着800公斤勉强跑,你觉得会差多少?价格据说十几万,比个进口燃油轻卡便宜不少。
动力方面,这车配了苏州时代新安的电机,180千瓦,折算成246马力,说实话劲头挺足。最高时速95公里,应付城配和短途跑完全OK。三元锂电池选用的是宁德时代的,性能和稳定性算是有保障,但我忍不住想问:这电池包以体感,重量占据车辆总重一大半,那续航到底还能跑多远?官方没给太多详细,粗略估算一下,满载跑市区或许150公里左右,实际路况可能会更低些。
一个小插曲,修配店老张跟我开玩笑说:这玩意儿要是进了抢修车市场,能不能自动续航倒是关键。说着他给我笑眯眯地端详了下车尾,说别看外观好,维修难度别让工人头疼了。这类新车型普及下来,售后跟不上会是个大问题。
说到内饰和配置,座舱设计还真挺高端,科技感明显,不同于多数轻卡那种惨白底板和塑料味浓厚的武装车厢。这个舒适度对驾驶员疲劳度影响大,尤其是城市短途跑,低噪音,静谧性好,我有点怼理想化了,但销售确实跟我讲开过这车,回头再上别的轻卡就像穿稻草鞋跑马拉松。
箱体门的配置多样,右侧单开、双开、三开,还有左右滑门,甚至地板可选不锈钢、竹胶、木蜂窝板和铝花纹,多样性对做定制的客户很紧要。比如物流、餐饮配送或者社区快递平台,都能根据需求定制车厢,省得多买多投成本。这点,我觉得老板们会喜欢。
再跑题说个事儿,前阵子碰见个开金店的朋友,他正好需要一台载重量小、灵活又环保的城配车,说:其他车都买不了,纯电这车配不上,语言间充满无奈。其实这暴露的真问题是政策端对小微经营者的苛刻,纯电车型限载、续航,以及价格高企,都让这类用户进退两难。层层限制,是不是在给穷人挖坑?毕竟百万富翁谁会跑这种短途送货活儿?这让我忍不住质疑,政策导向到底是不是为了真正服务用户,还是变相制造壁垒?
对比一下同价位燃油轻卡,虽然续航不及加油快,但燃油车维修成本高、噪音大且排放压力大;纯电的维护相对简单,不过初期投资和电池更换压力让用户犹豫。目前不少传统轻卡3-4年后残值跌幅快,纯电车的保值率待观察——估计三年后电池衰减得厉害,换电池成本得占车辆原价一半,那这车的经济性还得打个问号。
说回庆铃这款车,自我更正一下,前面说风阻系数降了,是基于它那铲子形状看推测的,但没看到官方具体数据,风阻降低幅度实际还能差距挺大(这段先按下不表)。设计上它确实比传统轻卡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减少20%左右的阻力系数估算没毛病,开高速能省点电。
最后想问问大家,咱们到底看重轻卡的哪个维度?灵活载重?低成本?还是续航和后期维护?庆铃这种全新出发,真能成新标杆吗?我个人也有点儿怀疑,毕竟这造型挂帅,价格尚且争议,没那么多企业愿意大举换纯电轻卡。只是市区配送升级是个趋势,但这条路到底多长?像我上次和朋友聊天,他说:车子先好使,后面花招多不多都靠边。大家觉得呢?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