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 150cc 踏板车的朋友,是不是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便宜的车没安全配置、储物空间小,通勤带点东西都费劲;配置高点的又超预算,动辄一万七八,钱包根本扛不住。
最近五羊本田新出的 NWT150,14980 元起的定价,却装了双通道 ABS、大储物还有汽车级安全技术,它到底能不能打破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的怪圈?
先看外观,NWT150 没走现在流行的激进机甲风,而是选了简洁现代的路子。前脸的四透镜 LED 大灯加灯眉,白天看着精神,晚上照明范围够广;整体线条圆乎乎的,不张扬但耐看,不管是工作日挤早高峰车流,还是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短途游,风格都能搭得上。毕竟踏板车要天天用,耐看比一时惊艳更重要,你说是不是?
说到日常使用,储物能力绝对是硬需求。NWT150 的踏板是纯平设计,290 毫米宽、455 毫米长,放个 20 寸登机箱完全没问题,买菜逛超市带两袋东西也不用手拎着;座桶更实在,28 升的空间能直接塞进一个全盔,不用再额外把头盔挂在车把上晃来晃去;要是需要装更多东西,加个 40 升的尾箱,总储物容积能到 68 升,短途出游带点行李也够了,这储物能力在 150cc 踏板里真不算常见。
动力方面,它搭的是 149cc 的 eW15 发动机,最大功率 11.4 千瓦。在城市里开,起步不肉,遇到红绿灯起步能跟得上汽车;中段加速也顺畅,从 40 码加到 60 码超车变道,不会有憋屈的感觉。
关键是油耗不高,百公里才 2.15 升,搭配 8.3 升的油箱,一次加满能跑 350 公里以上,平时上下班一周加一次油就够了,不用老往加油站跑,省了不少时间。
安全配置是 NWT150 的一大惊喜。全系都标配双通道 ABS 和 TCS 系统,雨天路面滑的时候,刹车不容易抱死,车身也稳,比很多同价位只装单通道 ABS 的车靠谱多了;高配版还多了 7 英寸的 TFT 仪表和胎压监测,能实时看到胎压情况,避免半路爆胎的麻烦;最厉害的是顶配 PRO 版,居然装了汽车上常用的毫米波雷达,能监测盲区和后方来车,提醒你避免碰撞,这在摩托车上真不多见,相当于给骑行多了一层保障。
智能方面也没落下,顶配车型能连手机 APP,不仅能定位车辆,还能把导航投到仪表上,不用低头看手机;解锁方式也多,机械钥匙、NFC 卡片、蓝牙、远程权限分享,一共五种。
比如朋友临时借车,不用专门递钥匙,远程分享权限就行,挺方便的,不用再担心钥匙丢了或者借车麻烦。
当然,它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斜脚踏的人体工学设计,长时间骑下来,脚的姿势可能会有点累;后避震的调校如果能再优化下,过减速带的时候会更舒服;还有后挡泥板,要是能再长一点,雨天泥水就不容易溅到裤子上,这些要是后续迭代能调整,体验会更好。
其实 NWT150 给 150cc 踏板市场带来了不少变化。以前这个价位的车,要么拼价格缩减配置,要么堆配置就超预算,而 NWT150 用 1.49 万的起售价带了这么多配置,相当于把行业的配置门槛提高了。之后像光阳、三阳这些传统品牌,可能也会跟着提升配置,最后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能花更少的钱买到配置更好的车。
NWT150 不是那种在某一项上做到极致的车,而是个 “全能型选手”—— 通勤方便、储物够用、安全到位、智能也有,把日常骑行需要的点都平衡得不错。毕竟买车是大事,建议大家有时间去试驾下,感受下动力和操控到底合不合心意。
以前选踏板是 “配置和钱包二选一”,现在 NWT150 要 “安全与便利全都有”。最后想问下大家,你觉得 150cc 踏板车最重要的配置是什么?是大储物还是安全配置?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