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奇袭”日本:30家永旺卖场里的汽车流通革命东京,银座——谁能想到,中国汽车品牌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闯入日本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走进永旺超市,你可以在购买生鲜食品的同时,顺便试驾一辆比亚迪海豚电动车。这种“买菜顺便买车”的新体验,正在悄然改变日本延续数十年的汽车销售模式。
01 一场限时特卖,背后的深远布局
今年11月,日本零售巨头永旺在约30家商业设施内,启动了比亚迪电动车的限时促销活动。尽管永旺随后澄清这并非设立常设销售网点,但这场看似短暂的合作,已经掀起了波澜。
根据活动方案,消费者通过永旺的折扣和激励计划,购买比亚迪主力车型海豚的价格,有望从299万日元降至200万日元(约合9.6万元人民币)以下。这其中包括政府补贴、永旺电子货币“WAON”的积分返还以及家庭充电桩安装补贴,综合优惠幅度预计可达约100万日元。
02 日本EV市场:混动主导下的破局点
要理解比亚迪与永旺合作的意义,我们得先看看日本独特的汽车市场格局。
在这里,混合动力车才是真正的“王者”。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混动车型占日本整体市场销量的21%,而纯电动车的份额仅为1.3%。约40%的日本人住在公寓,安装私人充电桩困难重重;公共充电费用高昂,快充30分钟需花费约1000日元(约合48元人民币)——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纯电动车的普及。
日本新车加权平均价格约为329万日元(约15.7万元人民币),约80%的车型价格低于409万日元(约19.6万元人民币)。然而,在这个主流价格区间内,纯电动车型的选择极少,仅有6款,其中还包括2款轻型车。
比亚迪通过与永旺的合作,恰恰瞄准了这个价格空白区。将海豚车型的价格拉至200万日元区间,使其成功打入了日本主流消费者的购车预算范围。
03 谁在买电动车?日本EV消费者的四副面孔
在日本,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精英阶层将特斯拉、宝马电动车视为“环保名片”;科技爱好者将日产聆风等电动车视为“移动玩具”而进行改装;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则会仔细计算每公里电费只有汽油车的三分之一,加上政府补贴,五年内能否回本;企业用户则更多出于合规考虑,逐步将公司用车替换为电动车。
比亚迪通过与永旺的合作,特别是借助其广泛的超市网络,主要瞄准的是第三类消费者——那些精打细算的普通家庭。
04 渠道变革:打破传统4S店模式
日本传统的汽车分销长期由车企旗下的经销商主导。比亚迪与永旺的合作,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渠道模式。
永旺在日本的374家店铺拥有约250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器。开车来店的顾客可以在购物的同时为车辆充电,这种场景化营销创造了天然的展示机会。
这种“商超+汽车销售”的模式,实际上降低了消费者的看车门槛。在日本,去传统的汽车专卖店往往需要心理准备,而在周末购物的同时顺便了解电动车,显然轻松得多。
05 比亚迪的日本野心
比亚迪正在加速布局日本市场。根据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的数据,9月份比亚迪在日本所有进口电动汽车中占比达到约20%,该公司还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款专门针对日本市场开发的微型电动汽车。
同时,比亚迪的目标是在2025年内将日本国内的专卖店增加到100家。专卖店与永旺卖场的临时展台形成互补,共同构建比亚迪在日本的销售网络。
06 未来展望: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永旺与比亚迪的合作,虽然目前只是限时活动,却为日本汽车流通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日本汽车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内燃机车型的份额已从2023年的低于50%,在2025年上半年小幅回升至44.7%,但电动化动力总成已占据市场的主体。
比亚迪通过永旺渠道将电动车价格降至200万日元区间,不仅打开了市场,更可能激发其他品牌的跟进。如果更多品牌加入这场价格战,日本电动车市场的春天或许会提前到来。
这场由比亚迪和永旺共同掀起的汽车流通革命,才刚刚开始。它可能不是一场闪电战,而是一场持久战——在日本的30家永旺卖场里,悄悄埋下了改变的种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