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车台上,一汽丰田bZ5被工程师一层层剖开骨架。 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指着车身纵梁的柱状吸能结构说:"这些设计不是摆设,碰撞时能吸走60%冲击力。 "直播镜头扫过电池包,只见钢针穿刺后绝缘冷却液缓缓渗出,荧光灯管检测仪却显示绝缘电阻值纹丝不动——五重电池防护当场验明正身。
暴雨中的陆家嘴十字路口,bZ5的激光雷达穿透雨幕,稳稳刹停在突然窜出的外卖电动车前。 同场测试的特斯拉却因纯视觉方案失灵,在湿滑路面上划出刺耳的摩擦声。 18%误判率对比5% 的数据差距,让围观的技术员倒吸冷气。
当6吨重的挖斗以43公里时速猛撞bZ5侧门,车门铰链竟完好无损。 央视镜头记录下更震撼的场景:整车从6米高空自由落体,电池包仅外壳微凹;1.35米深水浸泡1小时后,真人测试员从容推门逃生。 这些画面传到社交媒体时,网友疯狂刷屏:"这车是穿防弹衣了吗? "
走进驾驶舱,15.6英寸悬浮屏正分三区运作:左导航右车况,中间播放着《流浪地球》。 手势切歌的00后车主演示着"魔法"——空调风量随手掌翻转自动调节,JBL低音炮震动座椅同步传递鼓点节奏。 他父亲摸着雪松香氛的出风口感慨:"比我那台奔驰S级还会享受"。
早高峰的西直门立交,bZ5的Momenta5.0系统正上演"读心术"。 加塞车辆刚打方向,系统已提前0.5秒收油门;无保护左转时精准预判行人轨迹,97%通过率碾压特斯拉的89%。 中控屏实时显示着激光雷达点云图,连路边灌木丛里的野猫都被标成红色三角。
上海某充电站,Model Y车主围着bZ5电池包啧啧称奇。 比亚迪刀片电池嵌在蜂窝铝外壳里,27分钟快充足够跑400公里。 更让他心梗的是价格牌:顶配带激光雷达的版本才卖15.98万,比他省下11万。 销售趁机补刀:"咱们刹车系统有双电路板,坏了备用模块秒接管,修车钱再省一半。 "
深圳交付中心挤满年轻面孔。 刚提车的女孩指挥车辆自动钻机械车位:"手机划两下就行,驾校老师傅来了都得失业! "隔壁车位特斯拉车主探头问:"你这车遥控泊车加装多少钱? "听到"全系标配"的回答,他默默关上车窗。
懂车帝实测现场,工程师掀开bZ5的前机盖。 双Orin-X芯片散热风扇高速运转,544TOPS算力正处理着33颗传感器的海量数据。 对比某新势力200TOPS的算力平台,技术总监直言:"就像i9处理器和奔腾机的区别"。
碰撞实验室里,1500MPa热成型钢组成的笼式车身刚经历80公里侧撞。 A柱连漆皮都没掉,9个气囊爆破瞬间形成保护网。 观看直播的丰田老车主拍腿大笑:"当年选卡罗拉就图耐造,这电车比油车还扛揍! "
车友群流传着段子:暴雨夜地库淹水时,Model 3车主忙着搬沙袋挡车,开bZ5的工程师淡定用APP启动涉水模式。 绝缘冷却液包裹的电池包像潜水艇般泡在水里,第二天照常启动去上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