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电车续航有救了,空调搭配座椅加热,轻松多跑50公里!

一进入冬天,很多开电动汽车的朋友们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眼瞅着仪表盘上显示的续航里程,在寒风中就像冰棍一样,肉眼可见地在缩水,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大家常常开玩笑说,冬天开电车,要么就是裹着羽绒服在车里瑟瑟发抖,要么就是开着暖风看着续航里程飞流直下,好像总得牺牲一个。

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冬季用车,保暖和续航并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只要咱们用对了方法,完全可以做到既暖和又省电,让你的爱车在冬天多跑几十公里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我们很多人还习惯性地用开燃油车的思路来开电动车。

燃油车的暖风,主要利用的是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多余热量,可以说是“废物利用”,几乎不怎么额外消耗能源。

但是电动车就完全不同了,它没有发动机这个“大暖炉”,车里所有的热量,都是从那块宝贵的动力电池里一点一点“榨”出来的。

所以,冬天想在车里暖和,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简单粗暴地把暖风开到最大,而是要学会精打细算,把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

咱们可以先在脑子里想一个场景,大冷天回到家,你是愿意花半天时间把整个冰冷的屋子都用暖气烤热,还是愿意直接钻进温暖的被窝,再贴上一个暖宝宝,瞬间就暖和起来?

答案显而易见。

在车里也是完全一样的道理。

最直接、最有效的取暖方式,永远是直接加热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去加热整个车厢里的冷空气。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电动车上的两个“取暖神器”了,那就是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这两个功能可有可无,但在冬天,它们才是真正的省电高手。

它们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内置的电阻丝直接给座椅和方向盘通电加热。

因为是直接接触我们的身体,热量几乎是百分之百地传递给了我们,效率非常高。

更关键的是,它们的功率非常低。

一个座椅加热功能,开到最高档位,功率也就在60瓦左右,而如果只是保温,功率甚至只有15瓦,这比我们平时给手机充电的充电器功率还要小。

根据一些实际测试,单独打开座椅加热功能一个小时,消耗的电量大约只有0.06度,换算成续航里程,可能连一公里都影响不到。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空调暖风。

冬季电车续航有救了,空调搭配座椅加热,轻松多跑50公里!-有驾

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使用的暖风系统,尤其是几年前的车型,主要是一种叫做PTC的加热技术。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大功率的电暖气,通过电阻丝发热来吹出暖风。

这个东西的功率可就吓人了,普遍在3到5千瓦,相当于在你的车里同时开了三四个家用取暖器。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零下好几度的天气里,要把整个车厢的空气都加热到二十多度,它得消耗多少电?

实际情况是,开一个小时的PTC暖风,三五度电就没了,续航里程“刷”地一下就可能减少二三十公里,这对于本来就存在续航焦虑的电动车主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咱们冬季开电动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转变就是:要以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为主要的取暖方式,把空调暖风当作辅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上车,就立刻把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打开,通常开到中档就足够了。

不出三五分钟,你就会感觉到一股暖意从后背、臀部和手心传来,身体很快就暖和了。

这时候,如果还是觉得车里有点冷,或者脚下冰凉,我们再打开空调。

打开空调也是有讲究的,不能盲目操作。

首先是温度的设定。

很多人习惯一上车就把温度调到28度甚至30度,觉得这样热得快。

其实这是非常耗电且不舒适的做法。

空调的耗电量和车内外温差是直接相关的,温差越大,热量流失越快,空调就需要更卖力地工作来维持温度。

其实在电动车这样密闭的小空间里,把温度设定在22到24摄氏度,就已经非常舒适了。

根据测试,室外零下5度时,空调设定24度就比设定28度每小时能省下大约0.5度电,积少成多,续航就能多跑好几公里。

而且,温度太高,空气会变得非常干燥,人长时间待在里面容易口干舌燥,甚至犯困,影响驾驶安全。

其次是循环模式的选择。

冬季电车续航有救了,空调搭配座椅加热,轻松多跑50公里!-有驾

空调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模式。

内循环是把车内已经加热过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就像盖着锅盖烧水,升温快,也省力。

外循环则是不断地把车外冰冷的空气抽进来再加热,相当于你开着窗户吹暖风,能耗自然就高了。

所以,刚上车想快速升温时,应该使用内循环模式。

当然,为了车内空气的新鲜,我们也不能一直用内循环,大概每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切换到外循环模式,通一两分钟风,换换气就行了。

另外,冬天车窗容易起雾,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开大风对着玻璃猛吹,其实也不用。

只需要把出风模式调整到同时吹脚和吹前风挡玻璃,风量开到一两档,就能很有效地去除雾气,比单纯开大风省电得多。

现在很多新款的电动车,特别是我们国内品牌的一些车型,已经配备了更先进的热泵空调技术。

这个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家里空调的逆向运行,它不是单纯地用电来产生热量,而是像一个“热量搬运工”,能把车外空气中仅有的一点热量“搬运”到车里来,效率比传统的PTC高得多。

在零度以上的气温条件下,热泵空调节能效果非常明显,能比PTC省下一半以上的电。

如果你开的是带有热泵空调的车,那在不是特别冷的冬天,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它。

当然,当气温降到零下10度以下时,热泵的效率会降低,这时候车辆的智能系统通常会自动启动PTC来辅助加热,保证取暖效果。

最后,我们把这些方法组合起来,应用到不同的出行场景中。

如果是短途上下班,比如路程在二三十公里以内,那完全可以只开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根本不用开空调。

因为这么短的距离,等你用空调把车厢烘热,差不多也到目的地了,白白浪费了电。

如果是长途驾驶,需要长时间待在车里,可以采用“间歇性供暖”的策略。

上车后,先开一会儿空调,把车厢内的温度从冰冷提升到一个比较舒适的基准,比如十几度,然后就可以关掉空调,只靠座椅加热来维持身体的温暖。

等过一段时间感觉车里又冷了,再开几分钟空调补充一下热量。

这样循环操作,会比全程开着空调省下非常可观的电量。

同时,在长途出发前,特别是极寒天气,最好能利用手机APP提前开启车辆的电池预热功能,让电池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温度,这样不仅跑起来续航更实在,到达目的地充电时速度也会快很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