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为家里有人上班需要,在西安东郊伞踏路看中了个二手电动摩托。那车不过800块,外观还算凑合,也试骑了几百米,感觉还行。对电动车什么的不太懂,只觉得代步用,反正便宜嘛。新车起码几千块,二手的便宜一大半,买得真心心动。
我刚才翻了翻那台车的相册,车身刮得挺厉害,少量划痕,轮胎看着也还能接受。试骑时,车也没啥异响,就决定拿。骑完那天,我还晃晃悠悠,觉得还行。哪曾想,这刚到家第二天,半路车突然不动了,死活熄火,那感觉就像踩了个死踩一样。要不是我离家不远,估计得挨个推回店里。
谁知道,拖到修理店,师傅摇头,说电瓶坏了,要换要千元左右。那一瞬间,我就懵了。这个二手车,居然价格还不如自己废铁回收嘛。心里那个堵啊,平时就讨厌折腾,结果碰上个电池那钱一亮,吓得我差点把150块钱的抖音充电宝都搬出来折腾。
看着那个师傅熟练拆电瓶,心里也在琢磨:这个车续航还能行吗?大概是60/20的铅酸电池,还是2014年的产物。说实话,那个电池还算可以,电池保修一年,没充过一次电,估计还剩点能量。我查了下,类似单体的铅酸电池,80块钱左右一块,这车还装了六块,整备电池可能变成几百块钱。
你问我,买二手车到底是不是个坑?我真不想否认,有时候一分钱一分货。修理工说:这车最少还能卖三百。我当时心里一动,估算着多少还算值点本钱。便宜这事,不能只看表面。
把看似便宜的电摩买回来,实际上花了我不少修理的钱。再说,电池一换,原本还能多跑几百公里,现在还得算算,百公里起码得耗掉一块电池的能量,粗算一下,油费那会儿都不算了,电费哪怕最贵一度0.6元,也不如修车费高。
(这段先按下不表)
生活总是这样,有时候被自己贪便宜冲昏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经历?其实我也在想,为什么现在电动车/电摩市场那么乱。你看,去年我买了这二手车,只是因为便宜,结果却吃了不少哑巴亏。
自己回头思考了一下,仿佛没人去关注这些二手电摩的供应链细节啊。你会发现,很多车其实只是废铁带电瓶在流通,估算价格都不便宜,600块基本可以回收,再加上那些新轮胎,变成了一个折旧扭曲的市场。是不是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买的性价比值得吗?
从研发角度讲,有些厂商其实为了降低成本,会用质量差的电池,或者换成更便宜的零件。生活中,修这个电动车的人常常说:这块电池真是坑啊,跟废铁差不多。我猜,很多人都知道,老电池无非是换个牌子包装,撑两年就得继续换。而且,换新电池的价格,基本和买新车价差不多。
你说,换电池到底是不是坑?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是。你也知道,电池越用越差,折价越快,继续使用其实打着算盘。哪怕,像我一样,只用个三年,电池还能续航十几公里,实际上已经不值了。
(这段先不挖太深)
我还记得有次旁边修车的师傅跟我唠:电摩的电池跟手机电池一样,付出的也多,修一次就差不多得花掉你买车的钱。这句话朴实,却恰到好处。你买个新电摩,续航能跑个60-80公里,还算合理,但你买二手的,几乎是看运气了。
这个行业还真没啥明确的定价体系。你观察一下,不同品牌同样价格的车,差别大得吓人。我有朋友就说:那新日电动车,电池保一年,骑三公里都没人管,便宜得要死。但实际用起来,还是要看车主怎么折腾。
我记得,就在几天前,朋友也在吐槽:电动车价格涨得快,物价都没怎么涨,反而便宜不起。这让我感觉,整个市场似乎在掉沟里。厂家宣传的用料实在,我倒觉得可能也就只剩一张皮。另外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让人觉得便宜,但真用时一丢再换,拆掉也是一堆泡沫。
也不能只怪厂家。车企是靠销量养活,何况市场太浮躁,价格战中拼命想靠低价占市场份额。看看那些电摩,几年前的迷你龟王,都能改装到40码出头,现在都得万元起步。
这个价格差距,也是拼成本的结果。你想啊,电池、控制器、车架,这三块成本加起来几乎成了车价的半壁江山。有时候我猜测,厂家为什么不早些推出高端配置,结果来个清仓甩卖,买家就是便宜货的代名词。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如果我还想再买一台,也许该看看那些电池能耗的问题——毕竟,电池最怕的就是放着不用,容量一天不如一天。你会不会觉得,电池像个定时炸弹,越用越不值钱?
而且,市场上那个回收价,也是五花八门,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曾经有个修车师傅说:废旧电池还能值50,剩下就看你怎么折腾了。我自己也在揣测,那个回收体系背后,隐藏了多少未知的内幕?
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未来电动车(或者电摩)普及到更高层次,你觉得,售后体系会不会变得更透明?那当你在二手市场淘车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有点行家里手的经验?我常在想,买车像买房,不光看外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才是决定性因素。
刚才那段话说得太长了。你会不会也觉得,电动车的坑其实在于不知道自己买的到底是真货还是假货?——我估计,有时候买的便宜,受的苦多,也怪不得市场里那些黑心商家不断。
不过二手电摩市场真的不能碰嘛?或许,也不能一概而论。只是——你还会不会考虑自己买车时多问问:这家店的电池到底是什么材质?它的续航到底还能跑多远?我也得提醒自己,不要再轻易被低价所吸引。
我想,下一次,要不我还是自己修吧,反正都懂点电工常识,也不算太难。
还有个细节:那台二手车我把车卖给了修电摩的师傅,他只给了50块钱,还说:你不修,卖我也赚。其实我心里不是很舒服,但想想,至少熬过那段折腾就算过去了。
你平时遇到二手车坑的时候,会怎么应对?是不是也觉得,这行业太坑爹了?有时候我觉得,买车,尤其是电动车,还是得多点耐心和眼力。毕竟,你能用的,只是那些真正值钱的细节。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感觉:现在电动车市场,就像个迷宫,越走越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坑。朋友们,你们会不会有一个理想的二手电动摩托的模样?还是说,现在买车,还是赶紧凑合一下,反正一转手就亏?
反正这种低价陷阱,我还得继续留意点,毕竟,生活才能凑合过。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