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试驾丰田亚洲龙:一台大车和一个老哥的故事
办公室那个姓赵的,前些年还在开着浙A牌照的标致408。四五年前他就念叨想换辆新车,一直说凯美瑞好,丰田皮实省心。但家里那点闲钱早被别处用掉了,只能等等再等等。
去年底上海政策一变,说外地牌也能享受置换补贴。赵哥琢磨了几天,觉得这回真是时候到了。其实新能源他也不是没看过,但总觉得油车才踏实,这点执念跟八零后非得买BBA有点像。
我问他:“你打算开到啥时候?十年够不够?”他说,“十年太短了吧。”我说那就直接上亚洲龙,高半级空间更大,落地价跟凯美瑞差不了多少,现在行情优惠加补贴下来2.5L混动次顶配19万出头。这要搁两三年前,他想都不敢想。
亚洲龙其实挺有意思,这车原本就是给美国人造的大轿子,用的是凯美瑞底子,在北美主打中产市场。2019年刚进中国时,我还记得和金牛座、君越、辉昂一起卖,都号称B+甚至C级,但实际感觉还是偏商务一点,不像现在新出的那些新能源轿跑那么花哨。
外观第一眼肯定是“大嘴”吸睛,那镀铬格栅占满整个前脸,比雷克萨斯还夸张。一听名字叫“亚洲龙”,灯组做得确实挺精神,有种“龙眼”的味道——隔壁比亚迪估计看着都咂舌。不过整体风格比凯美瑞沉稳不少,人家年轻化去了,这种端庄气质只能交给大哥来扛。
快五米长,可轴距只有2870mm,有师傅调侃说屁股太长,看着有点拖沓。如果轴距能拉到2950mm估计更顺眼些,不过侧面线条倒干净利索,没有新能源那种厚重感。我个人喜欢D柱上的镀铬装饰条,每次洗车的时候都多擦两下,就是尾部设计显得保守了些——2025年的审美来看确实偏老派,而且尾灯亮度一般,有群友晚上倒库吐槽过一次,说怕后面电瓶车看不到撞上来。
内饰部分丰田努力追赶潮流,多材质拼接缝线都有,还带氛围灯。但黑色内饰略显压抑,要是弄成浅色系会活泼不少。他那台9英寸悬浮屏支持CarPlay和CarLife,不过小米手机连不上,经常卡壳;华为手机反而没问题。这事儿销售一句话带过:“系统兼容性就这样。”后排空间不用担心,本身就是宽敞取向,而且座椅角度合适。我摸了一下填充物,不软不硬,比同事家的迈腾坐起来舒服多了(当然每个人屁股感受不同)。
行李厢深度是真的不错,两只28寸箱子轻松放进去。不过口子窄,上次去机场帮朋友搬乐器费劲塞进去,还蹭掉一块漆,被喷了一通——修漆的钱最后让4S店赠送工时抵消掉,小插曲算过去了。
动力这块经典2.5L混动系统,其实阿特金森循环牺牲了一部分爆发力,也就185匹马力。在埃尔法上动力肉,但在亚洲龙这种自重不到1.7吨的大轿子上足够日常用。有趣的是深踩油门发动机噪音明显,不像德系涡轮增压那样闷声作响,而是一股高频嘶吼,有人爱有人嫌弃。平顺性不错,加速过程没有顿挫感,就是起步不会很窜,情绪价值靠声音给足但推背感一般般吧。据维修师傅讲,这套混动系统可靠性高,一般8-10万公里只需注意机油滤芯别偷懒换即可,否则容易积碳堵塞EGR阀门,到时候清理又麻烦又贵。“千万别信谁说终身免维护!”这是技师群里挂嘴边的话题之一,他们见多吃亏的小白业主被坑进来的案例太多……
巡航状态下隔音表现出来优势,高速120km/h基本没什么风噪路噪影响对话。他自己说以前标致408超过100码脑袋嗡嗡响,现在偶尔超速都没察觉,全靠副驾老婆提醒踩刹。“表显4.7个油,我怀疑虚报,其实应该5升出头。”我建议他哪天满箱加到底测一次真实油耗,他摆手笑:“懒得折腾,就图个省心。”
方向盘转向力度属于轻柔型,高速不会飘,但是拨杆阻尼依旧很日系——轻飘飘的缺乏质感。有位老司机评价:要高级感还是差口气。不过脚刹脚感细腻,是典型TNGA-K平台调校特色;滤震方面遇井盖传递进来的震动温柔化解,没有德系那么“韧”,但舒适性真挑不出毛病。同事曾拿他的亚洲龙跟帕萨特对比,说底盘厚重程度略逊一点,不过城市驾驶体验反而更安逸一些,“棉花糖裹铁块”这个词形容起来蛮贴切(某汽修厂老板原话)。
还有件冷门配置不得不提:顶配车型居然还有方向盘加热功能,上个月魔都降温零下三四度,他第一次打开愣是找半天按钮位置,在空调区下面不起眼地方藏着,用完之后朋友圈晒图炫耀一天,被邻居笑话“小题大做”。
至于保养费用,据4S店销售随口透露,小保养800左右,大保1100上下,只要正常用矿物机油一年一次完全可以撑住。不少老司机建议5000公里一换纯属焦虑症犯病,毕竟这套动力总成耐糙是真经验证明过的。当初引入国内的时候据传内部专门针对中国道路条件加强防尘密封圈,以防北方沙尘天气侵蚀发动机舱,这是业内小八卦,新款是否继续沿用没人考证过……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周微信群里有人晒事故照片,一辆白色亚洲龙追尾出租,对方保险杠凹陷但自己只是前唇擦伤,并无结构损伤,可见安全性能扎实。这也是很多中老年用户选它的重要原因之一,“铁皮厚薄先放一边,该吸能还是吸能。”
最后回望赵哥提完新车后的神情,那股满足劲儿溢于言表。从此以后每逢节假日接送亲戚都是他的任务,自诩“家庭专职司机”。偶尔路遇熟人问起为何选它,总归一句:“省心呗,用十几年妥妥滴!”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文中及生活场景描述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