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增程汽车图省事,不用纠结充电,加油也有备选

开增程汽车的人是不是更聪明?这问题其实挺巧妙的,就像你问早上吃油条的人是不是比吃麦片的人更懂生活一样。懂不懂没准,但肯定比苦瓜拌豆浆的活得快乐。咱们聊聊增程式汽车,先把围观群众的优越感收一收,别再拿增程车主当“油电杂交”的乡村通勤笑话了。听起来像“电车+电瓶+油桶”的拼装怪,可实际开的人还真不少,越来越多。也不知道是谁先说的增程是过渡产品——这个论断跟“泡面只能当夜宵”一样不靠谱,泡面你能当主食,增程你就能主打。

想当年,纯电就是未来,油车就是前世,增程?增程是被夹在中间的二婚对象,经济适用但不受待见。厂家说是技术创新,用户说是没得选。增程车车主心里估计也憋着一口气——你们电车怎么了?你们油车怎样了?我这增程,油也能加,电也能充,哪怕电网跳闸,照样能跑;加油站爆炸,大概率也能发电去自救。这不就是双网冗余,开车版的“电信联通双号”吗?绝地求生从来不是技术路线的问题,是活下来的姿势问题。

其实你看历史,上百年前就有人不服电和油的对立,硬是捣鼓出增程式。保时捷试过,雪佛兰也捯饬过,最后都灰头土脸。人类是这样,科技过早,高处不胜寒,等到凡人吃上技术的红利时,创新成了老调。理想ONE出来的时候,卖得好,还被人叫“电车带充电宝”。带电宝怎么了?你手机电池不也一天三充?别只看表面,动力系统里边的逻辑都差不多,成分复杂,但结果直接:开得动,跑得远,电池不焦虑,续航不惊吓,家里没有充电桩也能心安理得过日子。

开增程汽车图省事,不用纠结充电,加油也有备选-有驾

说到充电桩,纯电车主那是真心喜欢打卡,各地网红充电站,早就成了比泡温泉还刺激的旅游景点。耗电量比吃火锅还让人心疼,电费贵起来,用户也是“有电忧虑,有电难充”。国外纯电不火,为什么?因为老外“有钱不一定就有电”,德国电比油贵,美国大农村马路宽到头也不见充电桩,非洲哪怕昆仑山长,插座都得靠想象。拉美人民连高压线都是悬浮在希望上的,你让人家开纯电,最后只能用电池给家里照明。

国内就不一样了,电车火爆的原因其实特接地气:电便宜,有补贴,充电桩多得像麻辣烫店。外头下雨充电也是正常操作,电动汽车成了搞政策的宠儿。增程呢?增程是“电荒不慌,油荒不焦”,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就是这种不要脸的可靠性,让不少人比起纯电更有底气。你说增程技术落后?发动机只给电池充电,像保姆、又像备用电源,看起来傻白甜,实际上是居家主妇,里外都照顾得周全。什么叫技术先进?让人少焦虑的技术,就是先进技术。

但你要说开增程的人一定聪明,也未必,他们可能只是比较怕麻烦。聪明归聪明,傻傻分不清楚。精打细算那一小撮,剩下的都是“不会把生活交给未来,也不会和科技吵架”的务实派。懂得过日子,不信“电动神话”,不买“油车末日”,更不怕“增程中庸”,增程车主就是朋友圈里的“我啥都不怕,自己更不怕”的平民英雄。他们买车不是为了成为技术宣讲员,也不是为了在车库里装点门面,无非就是:要能开,要能用,不要等,不要新鲜事天天来。

开增程汽车图省事,不用纠结充电,加油也有备选-有驾

其实车市这些年变热闹,根本不是技术驱动,是焦虑驱动。大家在油电之间徘徊,嘴上都是“纯电即未来”,心里还是“油车管饭”。增程就是给这帮犹豫患者提供了缓冲区,买不起理想的未来买个现实的当下,能开就行。谁家不开车去超市,谁家不着急送娃上班,只有那些把充电桩当景点拍照的人才会觉得增程是退步。大部分车主不过就是想要省钱省事,不挑食、不挑脾气,实用主义下的选择,从来都是聪明的。

你说现在增程会不会成主流?这个问题比“明天会不会下雨”还荒诞。新能源这事,本就不像西装革履的技术演讲,反倒像早餐摊上“葱花多点油条少点”的讨价还价。谁技术便宜,谁用起来舒服,谁就能走得远。全世界电网都没法普及,你非得人人都开纯电,那不是“共同富裕”,那是“共同尴尬”。油没那么贵电没那么便宜,大家就都增程。同样,油价要是能暴跌,电费能打半价,分分钟全员电车派。资本和政策是风向标,但生活总是脚底板上的痛觉。增程就是没痛感的主流,是“来电不慌来油不急”的中间派。

用增程就像穿中老年防寒背心,看着土,其实谁都想要。你不用直面电池寒冷,不用考验续航极限。油池是你的小太阳,电池是你的梦想。你在油价涨之前及时充点电,电费涨之前适当加点油,这才是懂生活。增程车主不是研究员,但比技术信徒活得明白:什么可靠用什么,什么便宜用什么,什么灵活选什么,什么自信选自己。大家买车,不是为了当技术备胎,是为了当生活主角。

你说这帮人是不是聪明?聪不聪明另说,至少没有把自己绑在技术周期上。等电池坚固到能横跨青藏高原、等充电桩能排满海底隧道那一天,车主们再决定换不换也不迟。现在用增程,就是低调又安全。外头吵架你随便,自己过日子最重要。谁还不是一边吐槽一边凑合,一边骂一边享受?

等哪天大家都开上增程,估计新闻标题也会变成:“技术革命终结焦虑,中庸是最好的极致”。到时候没人骂增程是过渡,所有人只关心加油站和电网能不能再升级一点。电池厂商和石油巨头估计也得组团发朋友圈:“携手奔向碳中和新生活”,结果还是为老百姓的通勤祝福。增程成主流,就是现实的胜利。它没穿科技的盛装,但却披着生活的安全感。谁说聪明一定高大上?小聪明也是明智,活得圆滑才叫懂事。

到了文章结尾呢,聪明的不是车主,是敢于承认“自己需要什么”的那一类人。开增程车不见得智商高,但绝对懒得跟技术革命较劲。有油能加,有电能充,有路随便跑,有家随便回,这是不是聪明,反正,绝对不傻。你问我会不会换纯电?等我能随时在自家院子里装个核电站再说吧。如今这个世道,增程就是中间人的避风港,能选能用能跑,是不是聪明一点,估计每个自己加过油又充过电的人,心里都明白。到最后,大家嘴上都嫌弃增程,行动上却都往里挤,不是聪明,是生活的狡猾——权当我又多活了一天吧。

开增程汽车图省事,不用纠结充电,加油也有备选-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