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动车电池,真是个“娇气包”!
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这小东西,可咱们不少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它“惯”得越来越不耐用。
才用一年,就感觉续航“腰斩”,跑不远了?
别急着怪电池“早衰”,十有八九,是咱们的充电习惯,让它“内伤”了!
今天,我就带您来一次“电池急救”,看看哪些“致命”的充电方式,正在悄悄地“榨干”它的生命力!
别让电池“饿洇”了,那是它最深的伤!
您是不是也习惯,把电用到指示灯都快灭了,才想起给电池“喂食”?
总觉得这样才“吃得饱”,充得满。
哎呀,这可是个大误区!
咱们电动车里装的,大多是铅酸电池。
您每次都把它“榨干”,就等于是在逼迫它内部的极板“硬撑”,久而久之,极板上就会长出一种叫“硫化”的东西,就像是给电池穿了件厚厚的“棉袄”,充电效率蹭蹭往下掉。
电池的“胃口”越来越小,能装的电也越来越少。
您说,这样下去,它能不“早退”吗?
笔者多年的经验告诉您,这就像古人说的“过犹不及”,万事万物都讲究个“中庸之道”。
看到电量指示灯变红,就赶紧给它“加餐”,让它时刻保持“半饱”状态,这才是对它最好的呵护!
充电器“乱点鸳鸯谱”,是在“谋杀”电池!
原厂充电器丢了?
坏了?
别随便抓个别的充电器就用!
这可不是小事,这简直是在对电池“下毒手”!
您想想,每个充电器,它的“能量输出”可是不一样的,电压、电流就像是电池的“口粮”,每款电池都有自己的“食谱”。
你随便拿个不匹配的,就像是给它“乱喂食”,它根本“消化”不了!
轻则充不满,白费力气,重则直接把电池内部的极板“烙”坏了,电池的“寿命线”瞬间“断崖式下跌”。
实践反复证明,别图省事,原厂充电器没了,就得老老实实去买个同型号的,这是对电池“健康”的负责,更是对您“钱包”的负责!
通宵达旦“榨干”,电池的“肚皮”要撑破了!
这个习惯,估计不少人都中招了吧?
晚上把车往充电桩上一挂,然后就呼呼大睡,第二天早上才拔。
这确实方便,但对电池来说,可就是一场“折磨”!
一般电动自行车,充个6到8小时,基本上就“满载”了。
您还继续给它“灌输”,就好比人吃撑了,电池也容易“鼓包”。
这个鼓包,可不是小问题,它不仅让续航“大打折扣”,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您想想,一个鼓起来的电池,万一再有点静电火花,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下次充电,还是稍微留心一下,差不多就拔了吧,别让您的电池“过劳”!
寒冬室外“冰火两重天”,电池的“活力”都被冻没了!
尤其是在咱们北方,冬天那气温,简直是“天然冰箱”!
这时候要是还在室外给车充电,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变得异常迟缓,内阻也随之增大。
结果就是充电速度像“蜗牛爬”,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您想想,在严寒的环境下,电池的“活性”都被冻没了,怎么还能好好工作?
这不就跟人冻僵了一样吗?
所以啊,冬天充电,尽量把车推到地下室,或者车库这种温暖些的地方。
这样电池才能“舒适地”充电,才能用得更久,续航也才能“稳定如初”,不至于关键时刻“掉链子”。
电池“带伤作战”,就是在“玩火”!
很多朋友充电时,就像是“甩手掌柜”,插上就走,根本不去留意电池的“脸色”。
但要是您发现电池有漏液的迹象,或者已经鼓起包来了,又或者充电时摸上去烫得惊人,那可千万不能再继续充了!
这说明电池已经“病入膏肓”,再充下去,只会加速它的“死亡”,甚至可能引发危险!
这就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不是勇敢,这是鲁莽!
所以啊,每次充电前,花个几十秒钟,仔细看看电池有没有异常,摸摸有没有过烫。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千万别因为一时的疏忽,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长时间“失联”,电池的“命根子”都断了!
现在天气一转冷,不少人就暂时把电动车“雪藏”起来,几个月不管,任其“自生自灭”。
这可大意不得!
电池这东西,就算放着不用,它自身也会慢慢“消耗”电量。
要是您长时间不骑,又不充电,电池的电量就会越来越低。
等您想起来要骑的时候,再想充电,可能就“回天乏术”了,到时候修都没法修!
这不就跟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老物件”一样,一旦被时光“侵蚀”,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所以啊,哪怕是暂时不骑,最好也每隔两三个星期,就给它充一次电。
让电池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电量状态,这样下次您想骑的时候,它才能“精神饱满”地为您效力。
总而言之,这电动车的电池,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心脏”,需要精心呵护。
只要咱们掌握了正确的充电“姿势”,多花点心思,它就能陪咱们走得更远,跑得更稳。
别让那些错误的习惯,提前“终结”了它的使命!
我是用车社,愿各位的车都能“长命百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