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家就插上充电枪,以为是对自己爱车贴心的呵护?可谁曾想,这种“勤快”的充电方式,反而成了电池寿命的“杀手”。近,不少新能源车主发现,自己的爱车续航能力悄悄“缩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锂电池的“养生之道”并不是“越充越好”。很多车主误以为随用随充是好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位开了三年纯电车的张先生表示,原本续航能达到500公里,如今却只剩下420公里,让他十分无奈。其实,锂电池怕的不是使用,而是“饿过头”和“撑到吐”。
电量低于20%时,电池的正负极活性材料会受到永久性损伤;而充到100%后长期停放,又容易引发锂结晶沉积,进一步损害电池寿命。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充电方式,就像让电池经历“暴食”和“饥饿”,寿命自然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型的车主则显得“淡定”许多。以理想ONE为例,系统会自动设定“20%电量红线”,一旦电量低于这个数值,增程器就会启动,避免电池深度放电。日常通勤中,多数人每天耗电仅30%-50%,若保持电量在20%-80%之间,每年仅消耗60次完整循环,按2000次循环寿命计算,足以使用30年。
随着2024年增程式和插混车型销量暴涨47%,纯电车增速却首次放缓,背后是用户的真实选择。有业内人士透露,长期依赖快充的纯电车,三年后电池健康度普遍比家充慢养的低15%,五年后续航缩水可达20%,二手车价直接砍三成。
省心才是新能源车主的终极追求。纯电车主还在为“每周充几次”纠结时,增程车主早已回家喝上热茶。与其盲目追求“勤快充电”,不如学会科学养护,让爱车更耐用、更省心。(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懂车帝客户端查看)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