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一汽丰田最近这个活儿,整得有点意思。
他们那个bZ5,突然搞了个“电池终身无忧”政策,什么故障、衰减免费换,甚至自燃了直接赔你一台新车。
这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那个曾经浓眉大眼、稳如老狗的丰田,不装了,摊牌了。
它终于悟了,在这个你死我活的电车“黑暗森林”里,当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是没有用的,最好的保命手段是直接把西装撕了,露出里面的背心和纹身,然后把餐厅的桌子给掀了。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饭桌上的蛋糕整个端走了,那丰田这一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同行放过。
你以为丰田这一招的核心是“电池质保”吗?是是是,表面上是。
但里子,是赤裸裸的诛心。
所有电车用户,心里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魔鬼,这个魔鬼的名字叫“万一”。
万一电池衰减太快,车变成电动爹怎么办?万一哪天在车库里,它自己就练起了“自发热神功”,直接原地飞升了怎么办?
这些“万一”,就是悬在所有潜在买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别的车企在干嘛?他们在拼命给你讲技术,讲BMS,讲热管理,讲针刺实验,试图用一堆你听不懂的PPT来证明他们的电池是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小,一给电就能膨胀出几百公里续航,而且绝对安全。
但用户听进去了吗?没有。因为恐惧这玩意儿,它不讲科学,它只讲玄学。
丰田现在干了什么?它直接绕过了所有技术解释,一脚踹开了科学的大门,开始跟你讲“神学”。
它说,兄弟,别研究那些虚头巴脑的了,我给你开个光,直接上个“金钟罩铁布衫”。以后你的车,电池就是不死之身,就算它真的天劫没渡过,炸了,我直接给你刷新一个新角色,满血复活。
就问你怕不怕?
这简直就是掀桌子掀到姥姥家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曾经也是丰田神话的信徒。开不坏的丰田,这六个字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我这车能传给我儿子”的底气。但在电车时代,这个信仰崩了。因为大家怕的不再是发动机抛锚,而是整个车都“羽化登仙”。
丰田的品牌价值,在电车领域一度变成了负资产,代表着落后、油腻和不思进取。
现在,丰田想把这个信仰捡回来。
它用最野蛮、最不讲理的方式,试图重建一种新的安全感。它不再跟你解释“为什么我的电池不会烧”,而是直接告诉你,“烧了又怎样?我赔!”
这种安全感,比一百页PPT都管用。
但能过,就是能过。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当一个曾经的市场霸主,开始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跟你肉搏时,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过去所有的体面、所有的骄傲,都转化成了砍向你的刀。12.98万的起售价,配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再给你一个无限复活甲,这套组合拳打出来,同行看了也得傻。
这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的名门正派掌门,突然发现打不过魔教的闪电战,于是他不再念那些道法自然的口诀,而是直接掏出一把加特林开始“物理超度”。
画风是诡异了点,但真管用。
讲真,我最近看那个《道诡异仙》看上头了,感觉现在车企也都有点心素发作的倾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背后的另一面。丰田为什么敢这么玩儿?因为它有“钞能力”,有28年电动化零重大事故的记录给自己垫背。这个“零事故”虽然大部分是混动贡献的,但它在公关话术上就是个无敌的盾牌。
可这种玩法,真的能让丰田在电车时代翻盘吗?
我觉得,这只是第一步。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把丰田比作一个刚从新手村出来就直面地狱级副本的玩家,好像有点侮辱人了,但又特别贴切。它过去攒的一身神装,在这个新副本里几乎全是白板。
这个“电池终身无忧”,就是它氪金买的第一个外挂。
这个外挂很强,能帮它扛过前期小怪的伤害。但真正的BOSS战,打的是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
bZ5也堆料了,什么Momenta 5.0,什么激光雷达。但这些东西的关键,从来不在实验室参数。自动驾驶的终极考官,永远是那些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走位堪比“任意门”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算法再牛,责任都直接定给对方了——开玩笑的,最后还是得看交警的。
所以,丰田这一招,本质上是把一个电车最大的“减分项”(电池安全),强行变成了一个“超级加分项”。
它解决的不是“我为什么要买你”,而是“我为什么敢买你”的问题。
这是一个防守反击的经典案例,典中典。用最粗暴的承诺,来对冲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焦虑。
至于能不能赢,天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丰田这样的巨人都开始“发疯”,意味着接下来的车圈,不会再有任何体面可言。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大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