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几年,我已经对任何号称“新款”的电动车都快免疫了。
感觉整个行业都掉进了一个巨大的复印机里,出来的产品个个都是“脸熟”的亲兄弟,无非是换个壳、加两块电池,然后找媒体吹一波“颠覆”。
颠覆个啥啊?
顶多算是在原地反复横跳。
大家都在一潭死水里泡着,假装自己游得挺欢。
然后,Verge Next的图片就这么毫无防备地砸在了我的屏幕上。
一个轮子,但中间是空的。
就是那种你定睛看三秒,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的空。
那一瞬间,我脑子里什么物理常识、机械结构全都短路了,只剩下一个念头:这玩意儿……咋转的?
它就像是科幻电影里忘了做后期特效的道具,不真实,但又帅得你一脸血。
这哪里是通勤工具,这分明就是个行为艺术装置,专门嘲讽我们这些还在用链条和齿轮的“古代人”。
但它偏偏就不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图。
顺着网线摸过去,你会发现它爹是芬兰的Verge Motorcycles,一个专搞无轮毂电机的“技术狂魔”。
这帮北欧大汉早就把这种空心轮子玩明白了,他们造的超级摩托,2.5秒破百,性能直逼超跑。
所以你看,Verge Next这台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踏板,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狠角色”,是带着一身屠龙技下山,来新手村炸鱼的。
核心技术就是那个被叫做“甜甜圈电机”的玩意儿。
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12英寸,一个17英寸。
小的那个已经很不讲道理了,350牛・米的扭矩,比很多家用轿车劲儿还大。
而那个17寸的大哥,数据更是扯淡到了极点——1200牛・米。
你没看错,我没多打个零。
把这玩意装在踏板车上,等红灯时,旁边汽车里的司机看你的眼神,估计都会充满敬畏。
这哪是电动车,这简直就是个伪装成甜甜圈的星际引擎。
我知道有人会说,有必要吗?
传统电机不也挺好?
问得好。
这就好比在问,有了马车,为啥还要发明汽车?
Verge这个设计的牛掰之处,在于它把电机直接和轮圈融为一体。
动力输出就在轮胎上,几乎零损耗。
这不仅是效率的飞跃,更是设计的解放。
没有了中间那个笨重的轮毂,设计师可以把车造得更轻、更酷、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这扇门一打开,后面就是个全新的世界。
但最骚的操作来了。
当你摩拳擦掌准备下单的时候,人家告诉你:不好意思,这玩意儿,暂时不对个人出售。
首批客户,是那些搞共享出行的车队运营商。
我仿佛听见Verge的CEO在说:“想尝鲜?去扫码骑共享车吧。”
这招真是又鸡贼又高明。
让企业用户先去当“炮灰”,在大规模的商业运营中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坑都踩一遍,比如耐用性、维修成本、防水防尘……等他们把产品打磨得差不多了,再降价卖给我们这些普通人。
这算盘,打得我在中国都听见了。
当然,这里面也不是没有隐患。
这种开放式的结构,美是美了,但也娇贵啊。
咱们这城市的路况,你懂的。
一个马路牙子,一滩泥水,甚至一个手欠的路人,都可能给这个“高科技甜甜圈”带来毁灭性打击。
到时候维修怎么办?
寄回芬兰原厂精修吗?
这售后成本,想想都头皮发麻。
它最终会不会变成一个好看不耐用的“花瓶”,还真不好说。
所以,Verge Next现在更像是一个宣言,一个“鲶鱼”,被扔进了电动车这片沉闷的池塘里。
它在逼着所有同行去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要继续做千篇一律的代步工具,还是要去创造真正属于未来的出行体验?
今年11月,他们会在米兰车展上亮出整套系统,包括模块化电池和智能交互。
这已经不是单纯卖一个轮子了,这是要打造一个生态。
一个由无轮毂电机驱动的全新物种,正在破壳。
我们离真正拥有它,或许还有一段距离。
但没关系,种子已经埋下了。
下次你骑着一辆吱嘎作响的共享单车,堵在晚高峰的车流里时,至少可以告诉自己:别急,未来已经在路上了,它只是,还没来得及装上App和二维码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