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9月1日的临近,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当日正式生效。与此同时,多项配套便利措施同步实施,包括“以旧换新”补贴、便民服务和柔性执法等组合拳,骑车的可以笑了。
国补政策花小钱换新车
根据新国标要求,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GB 17761-2024标准。而为减轻消费者更换成本,多地推出了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湖北省对于购买1500元以上合格新车的消费者,每辆车提供500元补贴,换购铅酸版本还能额外获得100元补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同样为消费者提供一次性500元的补贴。
浙江省则采取更为灵活的补贴方式,按照新车销售价格的40%给予立减补贴,每辆最高不超过1200元。江苏省按照30%补贴,山东省按照20%补贴。
但在选购新车时,应当查看产品合格证,尤其是新版国标车,应当确保车辆符合新国标要求,且认证是最新版的。
“2送”便民服务:牌证下乡
当下电动车上路有了门槛,比如最常见的是登记上牌和机动车驾驶证。考虑到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驾照难、上牌不便的问题,多地交管部门推出了“送考下乡”和“送牌下乡”两项便民服务。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创新性地将驾考场直接设在了村委会篮球场,村民只需支付150元考试加工本费即可完成D照考试。这一举措极大缩短了考证流程,不用再奔波浪费时间和精力。
同样的,在送考下乡活动的同时还会有送牌下乡,牌照办理服务直接延伸到基层,切实解决了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当然,目前这两类便民服务并未在全国普及,只在广西、湖南、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区的乡镇有开展。车主们可以密切关注当地宣传。
“2不罚”柔性执法:不罚款
以前很多城市对电动车的处罚比较严格,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就是罚款。而随着管理逐渐完善,不少城市都推出了柔性化执法。
第一就是很多人知晓的“轻微违规不罚”。这在山东、上海很多城市都有推出,对于第一次违法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交警以口头警告代替处罚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处罚模式,增强了执法的人性化温度。
对于电动车,主要有不戴头盔、闯红灯、超员载人、走机动车道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下是全链条整治的重点时期,违法停放和充电成为严查的重点,此前扣车和罚款引来不满。为此,有的城市推出“教育免罚”创新管理办法。
也就是福建省,如果电动车违规停放被查,会受到通知短信,车主需在规定时间内移走车辆,并且在线学习即可免罚。此举也是受到了广大车主的点赞,既能管好车又不扣车。
结语
虽然上面说了一些比较利好的政策,但实际上9月实施全新国标,全国各地的电动车必将迎来新一轮严管。所以还是建议车主们骑车小心谨慎,商家卖车要符合标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