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

最近大家要是去逛车市,可能会有种感觉,好像跟前两年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那种恨不得把价格牌直接砍掉一半的疯狂劲头,似乎收敛了不少。

销售们嘴上说着“现在是反内卷,价格都稳住了”,可你仔细一盘算,送的保养、加的配置、给的补贴,里里外外算下来,好像也没贵到哪去。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车市这盘大棋,究竟是怎么下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场看似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中,到底是谁在闷声发大财?

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2025年8月份这份最新的汽车市场报告里,藏着的那些普通人也该知道的真相。

首先,得给8月份的汽车市场画个像。

简单说,就是“稳”,而且是稳稳地创了个新高。

一个月就卖出去了将近200万辆乘用车,比去年同期还多了4.6%。

要知道,去年的基数已经很高了,今年还能往上走,说明咱们老百姓的腰包还是有底气的,买车这个大事,依然是很多人生活规划里重要的一项。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整个市场的走势也很有意思,年初不温不火,年中突然发力,到了下半年又趋于平稳,这节奏跟专家年初预判的“前低中高后平”基本对上了,说明市场正在回归一种比较健康理性的状态。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报告里有个数据很有趣,说8月份正儿八经官方宣布降价的车型,只有23款,比前两年同期都少。

这背后,是车企们的一种集体反思,大家终于意识到,没完没了地拼价格,最后就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在7月份都跌到了可怜的3.5%,比很多行业的平均水平都低,再这么“卷”下去,大家都没法活了。

所以,明面上的“价格战”确实是按下了暂停键。

但是,千万别以为车企们就真的“躺平”了。

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更聪明的玩法,把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升级成了精打细算的“价值战”。

这是什么意思呢?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就是车的标价可能没怎么变,但给你的“附加值”却大大增加了。

比如,同样的价格,今年的新款给你加上了全套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在以前可是要另外花大价钱选装的。

再比如,车主权益升级了,送你终身免费保养,或者直接把充电桩给你安装到家。

还有的国家在大力推“以旧换新”,车企就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再掏腰包给你加一份“厂家补贴”。

这些看不见的优惠,一层层叠加起来,其实一点都不少。

特别是新能源车,整体的促销力度依然保持在10.7%的高位,比去年还多了两个多百分点。

所以你看,竞争不是消失了,而是从赤裸裸的肉搏,变成了更加考验智慧和诚意的内功比拼。

在这场“明稳暗卷”的较量中,最大的赢家是谁?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答案已经非常清晰,那就是我们自己的中国品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进步,而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全面崛起。

8月份,自主品牌在国内零售市场的份额,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65.7%。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现在马路上每卖出三辆新车,就有两辆是挂着中国车标的。

这个成绩,比去年同期又提升了6个多百分点。

像吉利、奇瑞、长安、长城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一个个都跟开了挂一样,市场份额节节攀升。

相比之下,过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日子就显得有些艰难了。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主流合资品牌的销量整体下滑了2%,曾经风光无限的德系车和日系车,市场份额都在萎缩。

就连一向被视为“金字塔尖”的豪华品牌,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销量和份额双双下滑。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深刻的消费观念转变。

过去,很多人买车看重的是那个“标”,觉得开个合资车、豪华车有面子。

但现在,大家越来越务实,也越来越自信了。

当看到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在新能源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不仅技术领先、设计新潮、智能化体验一流,而且价格还更有竞争力时,为什么不支持呢?

消费者的选择,就是对中国制造投出的最实在的信任票。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中国品牌的这场大胜,主要攻占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高地:一个是新能源,另一个是出口。

先说新能源。

这已经不是什么“未来趋势”了,它就是“当下主流”。

8月份,新车销售中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55.2%!

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在买新车时,都选择了电动车或者混动车。

而在我们自主品牌的阵营里,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6%。

可以说,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绑定关系,彼此成就,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

这里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新能源的技术路线上,市场的选择也越来越清晰。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纯电动车依然是绝对的主力,销量同比大涨了近四成;插电式混动车凭借着“可油可电”的灵活性,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但前两年一度很火的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却出现了下滑。

这说明,随着充电桩越来越普及,电池技术越来越成熟,大家对于“里程焦虑”的担心正在慢慢减弱,越来越多人愿意拥抱更纯粹的电动出行体验。

再看出口。

这绝对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值得骄傲的篇章。

仅仅8月一个月,我们的乘用车就向海外出口了将近50万辆。

其中,超过八成都是我们自主品牌的车,达到了42.9万辆,同比增长了28%。

更关键的是,出口的不再是过去那种低价的燃油车,新能源车成了绝对的主力,占到了出口总量的四成以上。

2025年8月销量出炉,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持续领跑-有驾

像比亚迪,一个月就向海外卖出了近8万辆车,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相当惊人的。

我们的汽车不仅卖到了东南亚、中东这些传统市场,还大批量地进入了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欧洲。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在技术、品质和规模上建立起来的强大自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汽车进口量却在大幅萎缩。

这一进一出之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伟大转变。

把视野放到全球,这股来自中国的力量就更加震撼了。

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已经占到了全世界总销量的34%。

而在决定未来汽车产业格局的新能源车领域,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68%!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参与全球竞争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当我们国内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率先突破50%这个门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全世界的汽车产业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社会实验,探索着人类未来出行的可能性。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而我们正走在这条道路的最前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