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车三年贬值厉害,网约车冲击,零公里二手搅局

在如今这个电动汽车迅猛发展的年代,车主们正经历着一场“财富魔术”表演:一辆电车从风光入手,到落寞出手,三年之间仿佛完成了价值的大跳水。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二手车三年平均贬值高达65%,而其中特斯拉还拯救了“平均数”的体面。不夸张地说,人们买的明明是汽车,贬得却像是当季的智能手机。谁都没想到,汽车这么大的物件,也能有和手机一样的命——一旦买入,就别妄想着变现。

这一奇观的核心推手,其实是电车企业自己。它们一边高举技术创新大旗,竭力在新车上砍价、升级,每年电池更新、快充加持,逼得消费者刚喜提新车,就发现眼前这台已经成了“史前文物”。市面上类似的车型不断迭代,技术上飞速“进化”,导致过去三年才能磨成“黄脸婆”的车,如今三个月就能让人嫌弃得不行。难怪有车主哀叹,自己辛辛苦苦买辆电车,三年后卖的还不如一顿火锅钱多。

国内电车三年贬值厉害,网约车冲击,零公里二手搅局-有驾

别以为新造车势力们真的是在做慈善,赔本赚吆喝。这一切都服务于“资本游戏”——销量上去了,融资到手了,企业哪怕帐面亏损都能维系存活。电车企业盈利的凤毛麟角,剩下的热衷于“以亏为荣”,只要规模起来了,哪还顾得上消费者手里的车贬值多少。销量成了电车企业的命门,他们不惜三番五次掀起大降价。这年头,电车车主不是在享受补贴红利,就是在承受价值暴跌。2024年这波史无前例的大降价,把电车送上了新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却也让二手车主彻底沦为“韭菜”——买车只要转个身,价格基本腰斩。

市场的冷酷现实不止于此。随着大量网约车和出租车选用电车,由于使用强度过高,两三年跑出二十多万公里,这些“老胳膊老腿”流入二手车市场,电池早衰,里程惊人。别说普通消费者,连二手车商看了都直皱眉头。试问,谁敢花重金买台“零公里”的油腻老伙计?电池问题,直接让电车二手市场积重难返——电池贬值一步到位,车主欲哭无泪。

国内电车三年贬值厉害,网约车冲击,零公里二手搅局-有驾

更有趣的是,近年涌现的大量“零公里”二手电车,其实也是车企和二手车平台之间的隐性博弈产物。这些“准新车”,实际上很多就是新车身份的“二次包装”。表面上厂商高举不干涉二手市场的大旗,暗地里却在通过返点等方式,让优质库存绕道进入二手车体系,低价甩卖,把二手市场彻底搅个底朝天。据预测,2024年这些零公里二手车单年成交量或将突破百万辆。原本买二手车图实惠的消费者,却被这场价格混战收割得体无完肤。

而电车企业对于网约车这种高频更新、快速淘汰的市场爱如潮水。毕竟这是唯一能持续吞吐大量新能源车辆的庞大用户池,每卖一台都是“实绩”,何乐不为?至于这些高强度使用过、几近报废的二手电车流入零售二手市场时对普通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反正不是厂家直接负责,“甩锅”能力一流。如此一来,电车二手市场简直成了“丧尸围城”——新车跌价快速、二手车送命,消费者被电车企业和资本市场当了“接盘侠”。

国内电车三年贬值厉害,网约车冲击,零公里二手搅局-有驾

有人戏称,现在的电动车和手机没什么两样:买的时候香气扑鼻,用起来新鲜刺激,想卖的时候直接归零。但问题在于,手机三五千丢了还能再买,电车三五十万哪来的勇气年年换?绝大多数家庭经不起这样的财富蒸发。电车已变成一场资本裹挟的“财富收割机”,不仅榨干了消费者的钱包,也扭曲了整个二手车市场生态。

国内电车三年贬值厉害,网约车冲击,零公里二手搅局-有驾

归根结底,电车新车市场的红火,其实是“自嗨”——靠着打价战冲销量、靠资本续命,一边祸害新车,一边毒害二手车,而普通消费者在这场“价值过山车”里,连最后的体面也被榨得明明白白。当复杂的技术创新和残酷的市场博弈结合,谁能想到,曾经的工业骄傲,会变成今天的“智能大型快消品”?三年后卖出的,只是打水漂的痛快。开着开着,人就明白了,什么叫“买车如扔大海,落地就听浪花白”。

国内电车三年贬值厉害,网约车冲击,零公里二手搅局-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