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么久,才知道管理电动车的难处,建议别查车,禁止这类人骑

最近,小区门口查电动车的风声又紧了,看着邻居们的车被一辆辆推走,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咱们老百姓,上班赶时间,接送孩子,买个菜,哪样离得开这小电驴?它是咱们生活中最便捷、最经济的代步工具。可话说回来,路上那些“马路杀手”,也确实让人提心吊胆。

过了这么久,才知道管理电动车的难处,建议别查车,禁止这类人骑-有驾

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把不合规的车都查了,问题就解决了。但现在仔细想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这电动车的管理,真是个老大难问题。

一个车,它本身是没有意识地,是死的。但骑在车上的人,却是活生生的。

我们在路上看到的种种乱象,比如肆无忌惮地闯红灯、在车流中逆行穿梭、长时间占用机动车道、甚至为了寻求刺激而超速飙车,这些行为的根源,都在于骑车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和规矩意识的缺失。

一辆完全合规的电动车,如果被一个漠视规则的人骑,它也可能变成“马路杀手”。反过来,就算是一辆性能再好的车,要是交到一个“飞车党”手里,同样危险。所以,真正的症结,不在于车,而在于人。

过了这么久,才知道管理电动车的难处,建议别查车,禁止这类人骑-有驾

查车,看似是最直接的手段,实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市面上那么多不合规的车,当初是怎么生产出来、怎么卖出去的?这才是需要从源头上解决的问题。

现在反过来查已经买了车的老百姓,大家花的都是真金白银,心里自然觉得委屈和不公。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不仅容易激化矛盾,也让我们这些遵守规矩的车主感到寒心。

而且,处罚的成本太低,也让违法成本几乎为零。很多时候,被抓到了,最多就是口头教育,或者罚几十块钱。这点代价,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下次他该怎么骑,还是怎么骑。

过了这么久,才知道管理电动车的难处,建议别查车,禁止这类人骑-有驾

那么,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与其把精力都放在查车上,不如把重点放在“管人”上。我们的管理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上路的骑行者都成为一个安全、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而不是简单地淘汰一批车。

过了这么久,才知道管理电动车的难处,建议别查车,禁止这类人骑-有驾

我的建议是,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电动车骑行者信用档案。

对于那些屡次违法、安全意识淡薄、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极度不负责的人,要加大惩戒力度。

比如,第一次违法,就进行强制的安全学习和考试,考试通过才能上路;第二次违法,就处以重罚,并延长学习时间;如果第三次甚至更多次违法,就直接拉入“黑名单”,吊销其骑行资格,禁止其在一定年限内驾驶任何电动自行车上路。

这个档案可以和个人征信、身份证绑定。对于那些“惯犯”,光靠查车是没用的,你今天查扣他的车,他明天换个车继续上路。只有从根本上限制他的骑行资格,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过了这么久,才知道管理电动车的难处,建议别查车,禁止这类人骑-有驾
当然,这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想法,具体实施起来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希望有一天,我们既能享受电动车带来的便利,也能拥有一个真正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