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又多了一个品牌,风云系列“自立门户”,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看着4S店展厅里密密麻麻的新车标,老王第N次挠头:"奇瑞这回又整出新花样了?"确实,这个月刚提了风云T9的赵姐也是一头雾水:"前两天销售还管这叫风云系列,怎么突然变成独立品牌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奇瑞这波操作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奇瑞又多了一个品牌,风云系列“自立门户”,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有驾

说起来风云这个名号可算得上汽车界的"老戏骨"。1999年那会儿,很多人买人生第一辆车时,不是在桑塔纳、捷达里纠结,就是被奇瑞风云省下三分之二油钱的广告吸引。当年花7万块把风云开回家的人,现在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这车确实皮实,当年跑出租的师傅都说"这车比捷达耐造",直到2016年停产前,路上还能见到不少风云出租车。现在奇瑞把这枚"回忆杀"搬出来,分明是要掏80后、90后的钱包——就像看见小学门口重现的AD钙奶,明知道是情怀套路,还是会忍不住想尝尝。

不过现在的消费者可精着呢。去年风云系列刚复活时,T9确实火过一阵,月销8000多辆的战绩让4S店销售嘴角都笑到耳根。但今年开年后,眼看着隔壁比亚迪把DM-i车型价格打到12万区间,风云的展厅客流明显少了三成。这也解释了为啥风云要急着独立——就像网红单飞开个人工作室,总得搞点大动作维持热度。新上市的风云A9L直接把配置单堆成了"报菜名":5米长的车身塞进23个喇叭的音响系统,后座能跷二郎腿的空间,还号称充电一次能从北京跑到南京。但这些花活真能打动消费者吗?

奇瑞又多了一个品牌,风云系列“自立门户”,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有驾

咱们仔细瞧瞧这辆旗舰车型的底牌。14.99万起的价格确实比汉EV便宜个七八万,但精明的车主打开配置表就会发现:想要四驱版本?得加5万。需要城市自动驾驶?再加2万。等配齐所有选装件,价格直接蹿到25万区间。这就好比团购网站上标着99元大餐,结账时发现餐位费、服务费、调料费另算。前两天陪朋友去试驾,销售一个劲儿强调"这车用的华为智能座舱",结果车主手册里小字标注"部分功能需订阅开通"——现在连汽车都开始玩会员制了?

当然不能否认风云A9L确实有两把刷子。那个号称热效率45.79%的混动系统,实测油耗确实能跑到4L以下。后座那个零重力座椅,午休时躺平比办公室折叠床舒服太多。但这些亮点能否抵消消费者对奇瑞多品牌战略的疑虑?现在走进任何一家奇瑞展厅,墙上至少挂着五个不同LOGO:追求性价比的瞅瞅捷途,想要豪华感的看看星途,最近又冒出个主打电竞风格的iCAR。销售自己都承认:"有时候客户问智界和风云有什么区别,我真得先翻培训手册。"

这里就不得不提奇瑞的"俄罗斯套娃"战术。去年刚把星途、风云、QQ几个系列捆成国内事业群,今年转头就让风云自立门户。这种操作好比餐馆把火锅、炒菜、烧烤合并成中式料理部,转身又在隔壁新开个重庆老灶火锅店。最尴尬的要数星途,当年喊着要做"中国雷克萨斯",现在8款车加起来月销才一万出头,连自家捷途的零头都不到。倒是新来的智界靠着华为光环,展车到店三天就被预订一空——这年头,车标旁边不带个科技公司LOGO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奇瑞又多了一个品牌,风云系列“自立门户”,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有驾

对比其他自主品牌的操作更显耐人寻味。吉利早就把十几个子品牌收编成"银河舰队",长城专注坦克、欧拉几个拳头产品。反观奇瑞,这边刚说要聚焦主品牌,那边又给风云办独立发布会。这种摇摆像极了减肥中的闺蜜,昨天发誓戒奶茶,今天就在朋友圈晒新品啵啵茶。普通消费者哪懂什么战略调整,他们只关心:"我买的车明年会不会变成绝版?售后找原来的4S店还管不管?"

不过风云品牌有个杀手锏——那位掌舵人李学用。这人当年把捷途从零做到年销30万辆,靠的正是摸准了老百姓心思。"旅行+"概念听着虚,但人家真在318川藏线每50公里设个服务站,还联合携程做自驾路线规划。现在他接手风云,第一把火就烧向网约车市场,听说正在和滴滴谈定制车型。这招确实高明,网约车司机可是行走的活广告,当年比亚迪秦能火出圈,多少是靠满大街的绿色牌照带动的。

奇瑞又多了一个品牌,风云系列“自立门户”,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有驾

眼下最关键的,是风云能不能复制捷途的成功路径。A9L这种旗舰车型更多是撑门面,真正走量的还得看明年要出的紧凑型SUV。参照之前捷途X70的打法,很可能在12-15万区间放个"青春版",砍掉星空顶但保留L2级驾驶辅助,后排少两个喇叭但续航不减配。毕竟普通家庭买车时,比起能在车里K歌的音响,更在乎续航虚不虚标、保养贵不贵、二手车残值如何。

站在消费者角度,风云品牌的出现其实是好事。多一个玩家入局,意味着比亚迪、吉利们得把配置单再加厚几页,价格战可能更激烈。但建议持币待购的朋友多留个心眼:别被情怀冲昏头,仔细对比同级车型的终端优惠;别被配置表晃花眼,试驾时重点体验日常高频使用的功能;更别着急做第一批车主,等三个月看看真实车主反馈再下手——毕竟新车上市头批媒体的试驾报告,和实际用车场景隔了十条长安街。

至于奇瑞这盘大棋最终胜负如何,市场会给出答案。咱们普通消费者只需记住:任他品牌战略天花乱坠,买车时抓住"质量靠谱、用车省钱、转手不亏"这三条硬道理,总不会吃大亏。下次再去4S店,不妨故意问销售:"风云和智界到底哪个更高级?"看他怎么圆场,保准比看产品发布会还有意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