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强势回归
2025年,哈弗品牌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里,势头很猛。
7月份,哈品牌的销量达到了5.6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9%;1到7月这七个月加起来,总销量是37.77万辆,同比增长了7.08%。在整个长城汽车7月份10.44万辆的销量中,哈弗就占了53.9%,可以说是撑起了整个品牌的销量大旗。以前哈弗一度淡出了销量排行榜的前列,但现在看起来,它正在悄悄地、稳稳地迎来一次翻身。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在成都车展上,新媒体有幸采访到了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这位从技术岗位转行做品牌负责人的老总,坦率地聊起了哈弗这些年来的沉寂与转变,还有它的底线和野心。
精准定位成就爆款
产品战略的关键,就是要有清晰的定位,因为清晰的定位本身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在成都车展期间上市的哈弗大狗PLUS,以11.28万到16.08万的预售价格,加上精准的市场定位,一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仅仅24小时,预售订单就突破了1万零652台。这个成绩,也印证了赵永坡一直坚信的一句话:“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产品定位清晰化
其实,好产品首先得有个清晰的定位。说到最近引发不少讨论的产品命名调整,赵永坡这次倒是挺坦诚的。
他说:“二代大狗和大狗Plus其实是同一款车,”他直接点明,“这其实是当初二代大狗上市时定位没搞清楚留下的问题。”
他还进一步解释了背后的想法:“从一开始,二代大狗并不是要取代原来的大狗,而是想和它一起共存。这两款车都是基于柠檬平台打造的,属于一个品牌下的两个轴距版本。一个主打个性潮玩,一个偏向家庭越野。它们不是谁替代谁,而是像兄弟一样并列存在。”
“现在把名字理顺了,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产品线。”赵永坡总结道,“未来哈弗的产品系列会更加明确,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有人问为什么哈弗一直坚持做‘方盒子’车型,赵永坡作为技术出身的人,回答得特别有逻辑。
他回忆说,当初哈弗H6刚出来的时候,SUV在中国市场才占1%,现在已经超过了56%。“以前有人说我们只做SUV太冒险,但现在SUV早就超过轿车了。”
方盒子车型的崛起
在他看来,哈弗大狗是市场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方盒子”车型,而猛龙则是首款新能源版的“方盒子”。这两款车都不是跟风的产品,而是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和技术上能实现的综合考量做出的决定。
赵永坡说:“今年‘方盒子’这个品类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从7%涨到了9%,我们预计年底能突破12%。这不是内卷,而是真正的增量市场。”他强调,“更多品牌加入进来其实是个好事。只有更多的玩家参与,才能一起教育市场,把蛋糕做得更大。”
从技术到营销:产品思维才是最懂用户的语言
2023年底,赵永坡从技术岗位转到了营销一线。那时候,哈弗和长城汽车都正处在一段低谷期。回想起当初的转变,他坦言:“我不觉得自己特别擅长做营销,但我清楚,产品的语言应该怎么讲。”
哈弗猛龙升级之路
赵永坡接手的第一辆车,是2024款的哈弗猛龙。第一次看到这车的时候,外形挺流畅的,没啥明显缺点,但销量一直上不去。他凭着自己技术出身的专业眼光,发现了一个问题:车身太低了,看起来没气势,而且通过性也不够好看。
“把车抬高20毫米”,听起来好像只是调一下悬挂那么简单,但实际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这是承载式车身,抬高一点点,就得重新调整轮子跳动的空间、轮胎会不会干涉、重心怎么分布等等一堆技术难题。赵永坡没犹豫,直接带着技术团队扎进实验室,跟工程师一起干。
几个月之后,一台更高、更精神的哈弗猛龙终于出来了。
结果特别棒,新车一上市第一个月销量就涨了40%。赵永坡笑着说:“我当时连‘转化率’这个词都还不太会用,但我能看出来用户的眼神不一样了。把服务、交付和产品质量做好,只要专心去做,慢慢就会变好,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深耕产品,坚守底线
在赵永坡看来,做营销最重要的不是搞什么花里胡哨的创意,而是真正了解产品,愿意沉下心来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他说:“我以前没有做过营销,但我懂车。我能把技术讲清楚,能把产品做得扎实。这就是我的长处。”
他特别强调一种“底线思维”——做事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必须做到“必须行”。在他看来,正是这种思维让长城汽车在市场波动中依然能保持稳定的发展。
他还透露了两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内部机制:
第一个就是“周四评车会”,这个会议雷打不动。只要魏建军董事长在保定,每周四早上七点半,所有高管都得准时到场,对正在生产或者正在研发的车型进行全面评审。如果有问题,当场就得解决、当场就得落实。这个制度从赵永坡22年前加入长城开始,就一直坚持到现在,甚至可能在他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全球质量对策会
第二点是每周举行的“全球质量对策会”。海外和国内的团队都会一起参加,把全球各地遇到的问题同步出来,一起分析、改进,并分享做得好的经验。这在长城汽车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是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提到,虽然任何车企都很难完全避免事故,但长城汽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引起重大舆论关注的恶性安全事故。“我们有很多用户因为在事故中车子很结实而得救,这不是运气,而是我们的底线。”
说到长城汽车的技术布局,赵永坡显得很有信心:“我可以肯定地说,长城在多动力布局上是最全面的。所以我们敢说全动力,也愿意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在他看来,纯电、燃油、混动各有各的适用场景,不能简单地互相替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动力方式,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哈弗品牌战略规划
赵永坡对品牌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说:“我们现在正在一步步理顺品牌体系,最终目标是把哈弗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就像中国的大众、中国的丰田那样——有质量、有品质、有服务,真正成为一个全球认可的中国品牌。”
在和赵永坡聊了三个小时之后,他讲得最多的是“产品”、“技术”、“安全”和“用户”。没有浮夸的词句,也没有空洞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工程师式的务实,还有营销人中少见的真诚。
“慢就是快,实就是稳。”在这个市场变化飞快、喧嚣不断的行业里,这种“让产品说话”的简单逻辑,反而显得格外珍贵,也最符合长期主义的精神。
【结语】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席卷整个汽车行业的当下,哈弗走的是一条“慢工出细活”的路线:不盲目宣传那些落地困难的技术,也不一味堆砌用户感受不到的配置,而是把精力放在产品本身、车身安全、使用场景这些更基础、更扎实的地方。
正是这种“慢”,成就了今天的“快”。哈弗大狗Plus一推出就卖爆了,猛龙销量稳步上升,H6也即将迎来焕新。哈弗的回暖,不是靠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靠一套实实在在的体系:技术的支撑、质量的保障、对品类的深刻理解,以及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