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这个事儿吧,就突出一个魔幻。零跑汽车,前脚刚敲锣打鼓,庆祝自己第一百万辆车披着红花下线,创始人朋友圈里“周末狂卖八千台”的喜报墨迹还没干,后脚就被法院一纸公告,直接给盖了个“老赖”的戳。这操作,这反转,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水滴开过来研究一下我们地球人的商业行为艺术。
讲真,这事儿就特别“不务正业”。你一个浓眉大眼的新势力销冠,8月份一个月干了五万七千多台,半年财报那个吹牛说明书上写着净赚三千万,毛利率噌噌往上涨。结果呢?就为了广州首汽那三百六十来万,硬是把自己搞成了全网围观的执行对象。这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一个修仙小说里的主角,刚渡劫成功,晋升大乘期,准备开宗立派了,结果被山下卖烧饼的王大爷堵在门口,说他三年前欠的俩烧饼钱还没给。你图啥啊?就为了证明自己修为高深,可以无视人间因果了?
很多人想不明白,说是不是忘了?忙着庆功给忘了?诶,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请客吃饭的存量竞争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每一分钱,都不是钱,是弹药,是血包。在零跑这种公司的战略地图上,付给供应商的三百多万,是成本,是流出的血;而开一场百万下线的发布会,是军功章,是吸进来的粉。你觉得他们是忘了,我告诉你,他们是记得太清楚了。清楚到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这个刀刃,就是把销量数字搞大,搞大,再搞大。至于供应商?那是战役结束之后才需要考虑的“战场清理”问题。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打法。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台新能源车的油腻中年人,对这种事儿其实特别敏感。为啥?因为我们这种人买车,早就过了看你那几个破屏幕、听你吹什么智能座舱的阶段了。我最近在想,楼下那只流浪猫为什么总爱睡在我的车引擎盖上,是不是因为它也看出来了,这车有股子暖男的渣味儿。我们最怕的是什么?是车扔半道上,客服电话打过去是AI,转人工排队俩小时,最后告诉你“先生您这个情况呢,我们需要反馈一下”。你一个连法院判决都敢当压缩毛巾,晾一边等它自然风干的企业,我凭什么相信你承诺的十年质保?我那块电池,在你眼里,恐怕还不如这三百六十万重要吧。
这简直就是把脸伸过来让你抽啊!
所以你看,现在很多车主的逻辑就特别拧巴,但又特别真实。买特斯拉的,你跟他聊自燃、聊刹车,他跟你聊马斯克要去火星,这是一种信仰,你撼动不了。买奔驰的,你跟他聊内饰丑、发动机漏油,他跟你聊三叉星辉的历史,这是一种品牌玄学,是金钟罩铁布衫。他们的核心诉求,是维护这种信仰。但零跑不一样,买零跑的人,图的就是一个“靠谱的性价比”。现在你把“靠谱”这个地基给亲手刨了,那性价比再高,也像在沙滩上盖了个大别墅,看着挺美,一个浪过来,直接全没了。消费者的金刚心,就是这么碎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零跑比作一个修仙渡劫的疯子,可能有点侮辱修仙的了,人家修仙的好歹讲究个因果,零跑这操作更像是道诡异仙里的走火入魔。他们可能真的“悟了”,悟到了一条捷径,就是只要我跑得够快,账单就追不上我。只要我的销量数字够亮眼,资本市场就会为我输血,用户就会为我买单。这套逻辑在顺风局里,确实666。但问题是,市场不会永远顺风。当大家冷静下来,开始审视你这个“百万俱乐部”新成员的时候,发现你裤兜里漏着风,连三百多万的窟窿都懒得补。这就像你追一个姑娘,天天给她送999朵玫瑰,结果被她发现你欠楼下便利店一包泡面钱。你猜她心里是感动,还是发毛?
所以,别问零跑以后咋办,赶紧把钱还了,发个声明,这都是公关的基本操作。但真正的问题是,那个被捅破的窟窿,那个暴露出来的“掀桌子”基因,已经被所有人看到了。这就像一场狼人杀,零跑第一天就自爆了。他告诉所有人,我就是那个为了赢可以不择手段的狼人。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平民的你,还敢相信他的话吗?
所以说,零跑靠不靠谱?从商业逻辑上讲,这事儿动摇了它的根基。但从这个混乱的市场的角度看,它又无比的“靠谱”。它让你提前看清了它的底牌,一种“混沌的确定性”。你知道你买的不仅仅是一台车,还是一个随时可能为了更大的利益,把你这个小卒子扔出棋盘的公司的产品。就问你怕不怕?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零跑现在看起来,是想直接成魔。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