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CEO嘴快立Flag,半年销量8万超预期,市场称王有底气

这个季节,刚下过雨,路边积着些泥水。我从楼下走出去,看到隔壁小区的王叔蹲在他的MONA M03旁边擦车。小鹏的新车标倒是不显眼,问了才知道这是MONA,去年刚上的那个小鹏M系列。王叔笑得有点得意:“才买半年,都快6万公里了,我跑网约车的,这车省心,油钱都省了一大坨。”

小鹏CEO嘴快立Flag,半年销量8万超预期,市场称王有底气-有驾

其实这车起初就是奔着网约车去设计的。前年我在市里开的修理店做过几单,当时滴滴就搞了个“特别开发”的纯电定制,内部管它叫达芬奇。后来被小鹏收了过去。我记得那会儿师傅还念叨,“专做B端跑活,真要卖C端啊?”没想到现在,街上见着MONA越发多了。销售在群里随口一提:这一年M03在懂车帝上的累计销量超15万台,光今年上半年就有8万多,整个小鹏都靠这车顶住了。

说起来,以前小鹏都是搞中高端,什么P7、G9,听起来高大上,可惜销量一直不行。我们本地车友群里都知道:中高端纯电不好卖,买30来万的,能选太多。秦PLUS霸榜很久,后来MONA的价格打到11万多,最低13万不到,直接把秦PLUS EV打了个措手不及,连比亚迪的人都在群里喊冤:“我们那台高配17万,纯电续航也不短,怎么就没这么受欢迎。”

小鹏CEO嘴快立Flag,半年销量8万超预期,市场称王有底气-有驾

王叔有点本地腔:“你别看便宜啊,这车还带车道保持、前碰警告,声音控制也有。续航说是500公里、实际能开450左右,跑一天活毫无压力。空调压缩机有点响,不过听说夏天出厂批次用的是新款马达。”这个空调问题,我修理店碰上过,去年夏天连着来两台,就是怠速下风扇响,师傅拍了拍,没啥大毛病,小鹏的零部件抽检比蔚来还狠。

偶尔几次,王叔邻居会来串门聊配置选哪个,纠结G9还是MONA,说高端那几台P7、G9看着气派就是费劲,版本太复杂,听销售一通介绍,头都晕,最后还是选了最低配MONA,便宜又能跑。“高端的噱头太多了,”王叔耸耸肩,“普通人用得上啥主动降噪,几万块加不上谁舍得。”

小鹏CEO嘴快立Flag,半年销量8万超预期,市场称王有底气-有驾

其实,最近MONA在市场上的身份挺有意思。小鹏CEO何小鹏曾嘴快,说自家这款“20万以内纯电轿车NO.1”,拉着小米SU7一块比。群里常有老车主吐槽这话,“小米那是爆款,凭啥比?”不过数据确实亮眼,和秦PLUS比价位和配置,都能占便宜。之前传闻MONA要换电池厂,不用宁德,后来还是主打磷酸铁锂,师傅快嘴:“主便宜,皮实,二手保值都不差。”

说到毛利率,修理店里师傅拿着一份财报瞅了半天:“小鹏今年16.5%,比去年高点,但比理想要差点,蔚来就不提了,净亏损还没止住。”倒是研发花钱挺狠,上半年烧了四十来亿,跟去年涨了快五成。邻居们常说,“敢投,说明底气足。”不过做网约低端车,利润有限,靠量吃饭,想赚中高端那点钱有点悬。

小鹏其实知道这茬,市场份额要稳住,还是要中高端车型走出点新路子。前阵子推出新版G7和P7+,版本收紧只剩三个,配置不再花里胡哨。修理店的老司机说,“三选一,省事,别太晕。”

说小鹏收紧亏损,这事大家茶余饭后都唠嗑。板凳上几个老头说:“前年赔了九十多亿,今年只亏十一亿,不亏就能多点贴补。”不过都知道,真正止血还得靠高端卖的好。“技术闹腾,研发烧钱才有未来,不能全指望MONA揽量。”P7老款月销三位数,G9高端冷冷清清,群里有个年轻人买了半年,大毛病没有,但说后排空间局促。

冷门信息点插一句:MONA其实有隐藏式行车记录仪,出厂自带SIM卡流量,每月自动上传小鹏服务器。某次维修拍照就是靠它定位故障。还有,MONA方向盘支撑力度硬,老司机嫌手腕累,女车主调侃:这车不适合细胳膊。

收尾,王叔明天还得起早去跑机场大单。他说现在网约车聚会,MONA已经成为新一代“网红”,不只网约,家用也多了。小区里孩子踢球砸了一次车门,喷漆500块,小鹏服务站师傅来了句:“外皮薄,便宜,整车配件好找。”这句话现在想想也蛮有意味——份额撑起来,亏损未解,街头巷尾还在等下一个故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