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这个电动车新规,所谓的“2不准3不能”,看上去条条框框,义正言辞,好像天降神兵,要一举肃清马路上的牛鬼蛇神。但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作为一个常年在马路上和各路电动车神仙斗智斗勇的中年人,总感觉这事儿的画风有点魔幻。它不是交通管理,它更像是一场大型的人类行为艺术观察,主题叫“我管不了你,但我要让你知道我在管你”。
这事的切入点,就是那个“不准违规载人”。说电动自行车最多带一个12岁以下的小朋友。听上去很合理,对吧?保护小朋友,保护大家。是是是,道理我都懂。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你永远不知道一辆飞驰而来的电动车上,到底压缩了多少个维度的人。前面一个娃,后面一个妈,中间再夹个娃,车把上还挂着菜。这不是交通工具,这是俄罗斯套娃,是压缩毛巾,遇水则发,到家一开门,能下来一个加强排。你跟他们讲规定,他们跟你讲生活。他们不是在违规,他们是在对抗熵增定律。所以这个规定,本质上不是一个禁令,而是一个美好的祝愿,祝愿每辆电动车都能回归它的物理学本分。
然后是第二条,“不准加装改装”。这个就有意思了,简直是典中典。不准加遮阳伞,不准改电池,不准解除限速。为什么?因为危险。这个逻辑完美闭环,无懈可击。但问题又来了,马路上的现实主义,从来不讲逻辑,只讲武力。你见过那个加装了巨大遮阳伞,搞得跟个陆地航母一样的电动车吗?它转弯的时候,整个人的姿态,那种离心力,那种人车合一的诡异步伐,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这不比水滴更符合物理学奇迹?这已经不是遮阳伞了,这是一个物理结界,一个移动违建,风大的时候,它就是个风帆,能直接起飞。
至于改装电池和电机,那就更不叫事儿了。这哪是改装,这是渡劫,是修仙。普通电动车限速25,那是筑基期。人家花了钱,换了电控,突破了封印,直接飙到60,那是金丹期。你跟一个金丹期大修士说,你得遵守筑基期的门规,你猜他会不会拿雷劈你?他不是在骑车,他是在御剑飞行,是在体验人生的真谛,红绿灯在他眼里只是个摆设,汽车在他眼里只是移动的障碍物。他们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因为他们坚信,只要自己骑得够快,交警和死神就都追不上。
然后是“3不能”。不能闯红灯,不能逆行,不能占用机动车道。这几条写出来,我太阳穴都突突的。这已经不是规定了,这是在念咒,一种美好的期盼。你以为马路是楚河汉界,规则分明?错了,对于电动车大军来说,马路就是一片黑暗森林,唯一的法则是“我能过,就是能过”。
什么叫闯红灯?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这叫“预判式通行”。只要我判断交叉路口的车离我还远,那红灯就是绿灯。什么叫逆行?这叫“效率最大化”,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哪怕这条直线是逆着开的。我上周就差点被一个外卖小哥送去见太奶,他那个漂移,藤原拓海看了都得递根烟。写到这我得承认,把电动车比作修仙可能有点扯,但你看看马路上那些神仙,你又觉得无比贴切。
而“不能占用机动车道”就更好笑了。为什么会去机动车道?因为非机动车道被汽车占了啊。这是一个完美的生态闭环。汽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电动车被逼上机动车道,然后在机动车道上和汽车上演速度与激情。大家互相伤害,都觉得对方是傻子。这是一种循环,一种道。
所以你看,这些规定,它试图用理性的条文去规范一个充满玄学的领域,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不是没用,它有用。它的用处在于,给了交警一个明确的罚款KPI,以及,给了像我们这种开车的司机一个心理安慰——你看,有人在管了,虽然好像又没完全管住。
真正的自动驾驶之王,从来不在实验室,不在特斯拉的FSD里,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那些在滚滚车流中如同泥鳅一样穿梭,耳朵里塞着耳机,眼睛看着手机,还能极限走位的大爷大妈们。他们的核心算法不是激光雷达,而是“只要我躺得快,责任就全是对方”的坚定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条命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面对新规,大家能做的,就是自查。把你的移动违建拆了,把你的风火轮降速了。因为规则的铁拳砸下来的时候,它真的不讲道理。同行看了也得傻,真的,有些人骑车就是在谋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场治理永远是一场拉锯战。规定在升级,人民群众的智慧也在升级。今天你限了速,明天我就有办法绕过去。今天你拆了我的伞,明天我就能开发出隐形车篷。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这些规定很重要,因为它至少划了一条线,让所有人都知道,越线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别指望它能一夜之间改变江湖。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修仙者们只是换了一套心法。最好的防守,永远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每一个电动车都当成一个即将爆炸的煤气罐去预判。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给你整出什么花里胡哨的活儿来。物理学是爹,不服不行。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