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不是‘迷你’,是‘移动小窝’!通勤路上堵车,我还能在车里追剧、听歌、给朋友发语音,比挤地铁舒适多了。”——这是杭州某互联网公司95后白领林小满对五菱迷你EV的评价。
林小满是一位典型的“城市打工人”,每天早九晚六,地铁拥挤、共享单车抢不到是日常。2022年,她攒下三个月的奶茶钱,换了一辆五菱迷你EV。这辆车长度不到3米,停进公司地下车库省了不少空间,但车内却有许多巧妙设计后座能放进她的折叠滑板和便当盒,前排储物格里装着口红、充电宝,还有她养了三年的仓鼠“小糯米”。
“以前通勤总怕迟到,现在堵车的时候还能‘自我娱乐’。”她说。车载音响播放着她定制的通勤歌单,从《光年》到《城市慢板》,堵车时红灯仿佛都变成了专属的背景音乐。“有一次堵在高架桥上,我戴着耳机追剧,旁边奥迪车主摇下车窗,好奇地问‘这小车里怎么还有笑声?’结果他自己低头看手机,笑得比我还大声。”
她还发现,这辆车充满了“人情味”。充电时,她时常在小区充电桩边遇到遛狗的邻居张阿姨。“张阿姨总说‘这车真适合年轻人,小巧又省钱。’高考后,她孙子买车,她自己也去4S店看了打算‘换种生活方式’。”
“这车不是‘玩具’,而是家庭的‘移动菜篮子’!能装下孙子的学步车,也能装下邻居家的腌菜坛子。”——这是上海60岁退休阿姨王秀兰对五菱迷你EV的评价。
王阿姨是小区的“菜市场常客”,每天清晨五点蹬三轮车去提货。2023年,伴侣去世后,她决定尝试新的生活方式,结束了二十年三轮车生活,换购五菱迷你EV。“孙子上学了,我得接送;邻居们常喊我帮忙拉货,也需要方便又体面的交通工具。”
这辆车成了她的“生活百宝箱”。后备箱能放下十多个菜筐,前排座椅翻折后变成“临时摊位”,孙子的学步车用绑带固定在后座,车内还飘着新鲜青菜的香气。“有一次送孙子去学校,我后头跟着一辆宝马X5,司机摇下车窗赞道‘您这车真适合带娃,比我家车还灵活。’”
她尤其满意车内的“温度”。冬天冷风进不来,座椅加热让她在接孙子时不用再披棉衣;夏天空调开启,孙子在后座吃雪糕都不怕化。“我孙子说‘奶奶的车比家里还暖和!’”
“这车不是简单的‘代步车’,而是我们的‘移动创业舱’!不仅能装下奶茶机,还能承载梦想。”——这是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对五菱迷你EV的评价。
四个大学生合伙创办校园奶茶铺,五菱迷你EV成了他们的“移动仓库”。车里装着原材料、配料、还有他们熬夜研发的配方本。“有一次去邻近大学送货,车太小被保安误认为是‘偷车’,大家还开玩笑解释‘这是创业专用车!’”
正是这辆小车,让他们节省下了创业资金。“传统燃油车一个月油费能买三台奶茶机,而这车充电一次只要一块钱,能跑三天!”队长小李回忆,有次暴雨天,他们的车成了同学们的“避雨小站”,顺便免费送奶茶,没想到收获了校园里的好口碑,订单翻倍。
从林小满的“移动小窝”,王秀兰的“移动菜篮子”,到小李的“移动创业舱”,五菱迷你EV已经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了城市生活中的伙伴。
这辆车的“小身材”里蕴藏着“大智慧”续航充足,充电便利,价格实惠,功能实用。正如大家所说,“五菱不是最豪华的,但能陪你勇敢生活,追逐自己的步伐。”
不论是在杭州的西湖岸边成为“移动打卡机”,还是在校园里化身“灵感舱”,或在菜市场里变成“温暖站”,五菱迷你EV用不到三米的车身,装载着不同城市家庭的生活半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