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暴增销量却跌,赛力斯中报喜忧参半,背后暗藏什么玄机

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合常理。

这事儿的主角是赛力斯,就是和华为合作搞问界汽车的那家公司。

他们在2025年上半年,车卖得比去年同期少了,可兜里赚到的钱,却实实在在地多了好几倍。

净利暴增销量却跌,赛力斯中报喜忧参半,背后暗藏什么玄机-有驾

这听起来就像你家楼下那个面馆,来的客人少了,老板年底却换了辆豪车,你说这事儿奇不奇怪?

我们先来看看赛力斯自己公布的成绩单。

根据他们的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能赚到27亿到32亿元的净利润。

这是什么概念呢?

跟去年同期一比,增长了大约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最高能接近翻倍。

这可以说是赛力斯成立以来,交出的最亮眼的一份半年成绩单了。

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另一份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6月,赛力斯总共卖了19万多辆车,销量相比去年,其实是下滑了超过15%。

其中,他们主打的新能源汽车,也卖得少了,同比下降了14%多。

一边是利润暴涨,一边是销量下滑,这强烈的反差,估计会让那些还在为了抢市场、拼命降价打折的同行们看得心里五味杂陈。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其实答案就藏在一款车上,那就是问界M9。

这款车在2023年底就上市了,定位非常高,是一款售价差不多要50万元起步的豪华新能源SUV。

净利暴增销量却跌,赛力斯中报喜忧参半,背后暗藏什么玄机-有驾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赛力斯上半年卖的所有新能源车里,光是问界M9这一款车,就卖出去了超过6万辆,占到了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就好比一个服装店,以前卖一百件T恤,单价低,利润薄。

现在虽然总共只卖了七十件衣服,但其中有三十多件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牌大衣,一件的利润顶过去几十件T恤。

这么一来,虽然卖的数量少了,但总的利润反而大大增加了。

问界M9就是赛力斯店里那件最值钱的“大衣”,它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把整个公司的产品平均单价和利润率都给拉了上去。

而且,这事儿还有个附加的好处。

随着今年第二季度新款问界M9开始大规模地生产和交付,产量上去了,形成了一种“规模效应”。

这就好比你开个作坊印传单,印一百张和印一万张,开机器的固定成本是一样的。

印得越多,分摊到每一张传单上的成本就越低。

赛力斯也是同理,随着M9的产量爬坡,之前投入的巨额研发费用、建设销售渠道的费用、还有打广告的宣传费,平摊到每一台车上就变少了,这样一来,每卖一辆车能赚的钱自然就更多了。

所以说,赛力斯这波漂亮的利润增长,不是靠什么投机取巧的金融手段,而是靠着产品结构成功向高端化转型,是实打实卖车赚来的,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主营业务正在变得非常健康。

不过,虽然财务报表看起来非常光鲜,但如果我们就此认为赛力斯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那就想得太简单了。

实际上,他们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风险依然不小。

净利暴增销量却跌,赛力斯中报喜忧参半,背后暗藏什么玄机-有驾

首先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销量。

虽然赚钱很重要,但对于一个想要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并发展壮大的车企来说,市场规模和占有率同样是命根子。

赛力斯自己内部之前定下了一个目标,作为员工激励的考核标准,那就是2025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差不多38万辆。

可现在半年过去了,他们只完成了17万多辆,任务进度条还不到一半。

年初的时候,赛力斯的创始人张兴海还发表了雄心勃勃的新年寄语,说要力争在三年内,让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达到百万辆级别。

如果下半年的销量不能迎头赶上,别说三年百万辆的宏伟蓝图了,就连今年的小目标都可能完不成。

其次,一个更深层次的隐忧,是产品结构的风险。

现在赛力斯的风光,可以说几乎是靠问界M9一款车在支撑着。

这就好比一支球队,全靠一个超级巨星得分,虽然能赢下一些比赛,但万一这个巨星状态不好,或者被对手研究透了、严防死守,那整支球队可能就会立刻陷入困境。

赛力斯现在就有点这个味道,M9固然能打,但他们过去的主力车型,比如问界M5和M7,销量正在萎缩。

而另一个子品牌蓝电,目前市场声量还很小,暂时指望不上。

这种“一条腿走路”的状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是非常危险的。

更何况,外面的竞争对手们可没闲着。

净利暴增销量却跌,赛力斯中报喜忧参半,背后暗藏什么玄机-有驾

大家看到你在高端SUV市场吃到了甜头,自然会蜂拥而至。

就在今年下半年,好几款重磅新车都要上市了,比如蔚来子品牌的乐道L90、理想的新款i8,还有特斯拉据说也要推出加长版的Model Y。

这些车型的目标客户,和问界系列是高度重叠的。

当这些强有力的竞争者带着新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杀入战场,问界M9还能不能保持现在的领先优势?

赛力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高利润空间,会不会被迅速挤压?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考验。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内卷”,赛力斯也很清楚,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一个地方。

于是,把目光投向海外,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他们把2025年定位为“出海元年”,计划在海外市场实现销量的翻倍增长。

目前,他们已经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不少销售网点,在中东的阿联酋等富裕国家也设立了分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市场。

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但同样充满挑战。

要把车卖到国外去,不仅仅是运过去那么简单,要适应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要了解当地消费者的文化和用车习惯,还要在海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应链和售后服务体系。

赛力斯在国内靠着与华为合作,成功树立了科技、高端的形象,创造了销售神话。

但这套打法,能否在文化背景和市场环境完全不同的海外市场成功复制,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将是对赛力斯整个公司体系能力的一次大考。

所以说,上半年的这份成绩单,让赛力斯尝到了走高端路线的甜头,但离真正的安全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