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续航数字游戏,该醒醒了!
深蓝S05纯电版续航从510公里涨到620公里的新闻一出,朋友圈里又是一片欢呼。可仔细一看,连测试工况都不敢公布,这不是明摆着在玩数字游戏吗?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什么时候才能不被这些花里胡哨的数据忽悠?
记得去年冬天,我朋友开着标称续航600公里的某品牌电动车回老家。结果在零下5度的天气里,实际续航直接腰斩,差点被困在高速上。当时他给我打电话时的声音都在发抖:"不是说好的600公里吗?"现在想想,这些车企的嘴,真是比电动车的续航还不可靠。
看看这些新能源车的宣传套路:续航里程越标越高,价格越压越低。可打开配置表一看,减配的地方比比皆是。电池容量是上去了,可安全性能呢?充电速度呢?电池寿命呢?这些关键指标怎么就不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说白了,就是抓住了消费者"数字越大越好"的心理弱点。
更可笑的是那些所谓的"智能配置"。15.4英寸的大屏转来转去,64色氛围灯变来变去,可连最基本的续航真实性都保证不了。这就像给一个重病患者涂脂抹粉,外表光鲜亮丽,内里病入膏肓。我们买车是为了代步,不是为了在车里开夜店!
工信部的测试标准也该改改了。现在的CLTC工况测试,跟实际用车环境差着十万八千里。厂家们就钻这个空子,把实验室里的理想数据当成卖点。等消费者真开上路了,发现续航缩水,他们两手一摊:"我们也没说实际能跑这么多啊!"这种套路,跟诈骗有什么区别?
我认识的一个网约车司机老张,为了省油钱换了某品牌电动车。结果跑了一个月就后悔了:"标称400公里,实际能跑280就不错了。充电时间比加油长,赚的钱都搭在等充电上了。"这些普通劳动者攒点钱不容易,却被这些虚假宣传坑得血本无归。
新能源车是未来的方向不假,但不能靠忽悠消费者来发展。建议监管部门该出手了,必须建立更严格的续航标注标准,要求厂家公布实际路况下的真实数据。消费者也该清醒了,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数字和配置迷了眼。买车不是买手机,安全性和可靠性才是根本。
什么时候我们的新能源车宣传能少点套路,多点真诚?什么时候厂家们能真正把心思用在提升产品本质上,而不是玩这些数字游戏?一个健康的市场,不应该建立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之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