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脚下有个老厂,说起来,那可真是南阳人心头挥不去的念想。别管你是70后、80后,还是后来路过的90后、00后,只要在南阳混过,听到“9623厂”或者“东风机械厂”,总有点“老地方”的亲切感。这地方,曾经可是豫西南的工业“老大哥”,现在闲下来多年,依然有不少故事在街头巷尾流传。
时间拨回到60年代,那是全国闹三线建设的时候。东风厂选址就在南召县太子山下,风水宝地不说,还有大山做屏障,铁路悄咪咪地穿过,就是为了安全又保密。谁能想到,山沟里头,藏着个能造炮弹的兵工厂,职工加家属能扎下五千多口人,一年四季热热闹闹,就像一口大锅,让各方人马都聚到一起。别的厂务工人员是到点上下班,东风厂这帮人可是住在自己弄的生活区,吃喝拉撒全包,子弟学校一路管到高中,医院、电影院、操场、消防队,一个不少。要说那种自足的小社会,南阳附近哪个能比?
工厂的生产区,门道还真不少。铁门年年锁得严严实实,进厂得拿证,大多数人根本摸不着门槛。科技含量可不低,什么进口机床、专用运铁道,说是造82毫米迫击炮弹,送到全国各地的部队,比铁路局都快。还有点难忘的,就是1975年驻马店发洪水,东风厂连夜制物资,靠着战备铁路把东西送到灾区。当时本地小孩都听说,“救命厂”不是随便叫的,真有两把刷子。
不过,风水不流转。80年代国际缓和,军工订单一夜之间少了一大截。工厂转行,做起液化气钢瓶。可你说说,那深山沟子运货,一来一回够糟心,成本飙着涨,谁还买账?企业合并、设备外迁,最后2005年拉下闸,带着火车头“咣当”一声,厂子的黄金岁月算是翻篇了。
工厂撤了,剩下的厂区没跟风破败。老职工扎根几十年不愿走,自己动手,一点点修补破墙、管屋顶漏雨。旧教室改成老年活动中心,医务室直接变诊所,生活配套都能捏出来。泡桐树年年开花,屋子是红砖楼,走在主干道上,像是穿进了老电影。小朋友们背着书包从泡桐树下跑过,大妈搪瓷缸盛豆浆,工人们骑二八自行车进车间,这种生活,真是主打一个“亲切”。
你要说现在,厂区还是和当年不差多少。70年代盖的百货商店居然还营业,柜台里翻翻雪花膏、搪瓷盆这种老货。职工俱乐部舞台幕布都还在,虽说有些褪色,但老人们每年还得自己摆场露天电影,国庆节银幕上锃亮的光映在满是沟壑的脸上,像是岁月的见证。
去一趟厂区也不算难,开车从南阳市区出发,沪陕高速到南召下,转个弯上盘山公路,大概一个半小时。要是坐班车,也能到,每天早晚各有一趟。厂区附近这几年也慢慢有点动静,太山庙小学对面多了商铺;二公里外搞了新村,搬进来的村民跟老职工一块晒太阳、聊天,谁家新鲜事都能说点。新村白墙灰瓦,跟红砖楼碰在一处,各有味道,不磨嘴皮子,但也不扎眼。
同在南召县的红阳厂倒是另一番景致。红阳厂当年“大三线”,直接挂中国兵器,职工数比东风厂还多,能舞能跳能游泳,就是设施齐全。搬空以后成了教育基地,老厂还改民宿,军工主题也搞起氛围。而东风厂是“小三线”,没那么资源丰厚,但凭着一群老职工守着,整得很像三线厂最原始的样子,细节都留着,没人动。
要说太子山顶上看风景,老厂像艘停在时间里的大船,不张扬,不喧闹。红砖房顶在太阳下泛着光,泡桐叶子在风里沙沙响,半个世纪的故事全在这些砖头树影里。到了每年春天,树上紫花开得热烈,真能让人想起过去的闹腾日子。小孩在树下追逐,老人坐着晒太阳,你要是路过也能摸到点老三线的“老味儿”。
这些年,工厂的故事还在流传。那阵子上课的学生、上班的工人、在球场踢球的年轻人,已经各奔东西,但只要一说起9623,大家多少都能搭上藤条,追溯到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三线厂的生活是苦是乐,时间早给出了答案。厂子撤了,房子、树、操场、电影院这些老物件,成了山脚下最扎实的记忆。人是走了,故事没断,岁月也没偷懒。
逢到节日,厂区里的老人总要扎堆摆场旧物展,往台上抬几台机器,瓷盆搁一边,收音机唱一段《东方红》,边上谁新添了孙子,谁家的姑娘出嫁了,全是一场热闹。百货商店的老板娘还记得当年的票据怎么开,食堂的伙计能说清一壶豆浆要几两豆子。春秋两季泡桐花开,厂区主干道两边紫气飘飘,一帮老人喝着热茶,边晒太阳边讲厂子的光景,听的人总忍不住插上两句。
你问怎么就舍不得离开?其实很简单,几十年扎在这里,家就是厂,厂就是家,谁愿意说散就散?走过泡桐树下,听着树叶沙沙响,偶尔有小孩骑车刷过去,很多人觉得那才是过日子的味道。就像一句老话:哪里是家,哪里就是根。离开了厂区,还有泡桐树,老邻居,百货商店,操场,电影院,日子还能继续,只是换了点花样。
说东风厂是南阳三线生活的缩影,一点不吹牛。别的厂房拆了、变了,东风厂红砖楼还站着。至于故事,春天泡桐喷紫,秋天大妈菜篮晃动,每年国庆老电影准时上演,时光走得再快,这些细节一点没落下。现在进厂区,仿佛还是半个世纪前的场景,车道、宿舍、电影院,全是老样子,老职工们坐在台阶上,落日照在皱纹里,仿佛时间都打了个盹。
世事如戏,旧厂风流不再,却还留着点韵味。泡桐花开,旧人未散,岁月下的东风厂老区,就这样悄悄写着自己的后记。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