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挺抓马的。这两年,瞧见身边朋友换座驾,要么直接梭哈电车,恨不得把车位的充电桩都捯饬成液冷的。要么就一咬牙,整了个巨无霸SUV,还得是四轮驱动。按理说,电车和油车明明是两码事,怎么这俩极端选项,反倒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
就拿新近登场的上汽大众新途昂Pro来说,你说它是吃老本吧,倒也不是。扮相上捯饬得颇有科技感,内饰也花了心思,又是巨幕又是氛围灯的。马力也够用,2.0T的引擎,零百加速七秒多。打紧的是,肚量够大!全家老小出游,再也不用担心后备箱爆仓了。
可吊诡的地儿来了。现在电车续航焦虑舒缓不少,智能化体验也渐入佳境,甚至在加速上,能把一众油车摁在地上摩擦。可为啥还有人肯掏将近三十个W,买这么个“油耗子”?
隐在背后,或许是对安稳感的渴求。电车再聪明,长途自驾,心头还是有点悬。服务区充电桩排大队,掉电比A股还刺激,谁懂这种窘迫?而传统油车,加油站星罗棋布,心里就是妥帖。四驱系统更是给了一颗定心丸,甭管是雨雪天气,还是稍稍野的路况,都能应付自如。
当然,也有人觉得,搞一台途昂Pro就是为了撑场面。毕竟,中大型SUV开出去,气势还是有的。况且,大众这牌子在国内的信赖度一直杠杠的,开着踏实。这就牵涉到另一个层面的盘算:车子不只是代步工具,还是身份的某种具象。
不过,转念一想,买车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掂量个人需求和财力。要是家里已经蹲着一辆电车,再添置一台油车SUV作为补充,倒也未尝不可。但如果预算捉襟见肘,又死磕极致的智能化体验,那或许还是电车更对味。
从车厂的角度看,着实有点难顶。既要追赶新能源的浪潮,又要死守油车的地盘。新途昂Pro这种车型,就是一种折中的尝试。它既拽着传统油车的优势,又在智能化上做些许加码,企图迎合更多潜在买家的胃口。
恐怕还得画个问号。毕竟,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也越来越刁钻。他们想薅的,不光是面面俱到,更是那种爽到飞起的体验。
归根结底,车市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咱社会心态的演变。从一味追捧速度与激情,到崇尚绿色环保,再到眼下对安稳感和实用性的重拾,每一次风向的转变都值得咂摸咂摸。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购车因素归结为“性价比”时,是否忽略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稳妥和靠谱的执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