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宝马4S店爆雷倒闭,万元订金打水漂,车主维权无门何去何从?

东莞宝马4S店爆雷倒闭,万元订金打水漂,车主维权无门何去何从?-有驾

东莞宝信宝马4S店的倒闭,如一记重拳砸向消费者信任。万元订金杳无音信,“终身保养”成空头支票,42位车主深陷维权泥潭,愤怒却无处发泄。黄女士的1万元订金被一拖再拖,潘女士的12000元退款无人问津,杨先生的12688元保养套餐仅用两次就“打水漂”。这不仅是一家4S店的崩盘,更是汽车销售行业诚信危机的缩影。

东莞宝马4S店爆雷倒闭,万元订金打水漂,车主维权无门何去何从?-有驾

广汇汽车集团作为幕后“老板”,早已危机四伏。欠税79.4万元、股票退市、10家经销网点被宝马取消授权,种种迹象表明,这场“爆雷”绝非突发事件。然而,消费者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宝马中国轻描淡写地甩出一条短信,称其他经销商可接手部分服务,却对“单店套餐”打折处理,摆明让车主自吞苦果。更离谱的是,客服让车主去找“联系不上的负责人”,这不是明摆着踢皮球吗?

东莞宝马4S店爆雷倒闭,万元订金打水漂,车主维权无门何去何从?-有驾

4S店乱象的根源,在于行业监管的“宽松”与企业逐利的“放纵”。高价保养套餐、订金套路层出不穷,消费者稍不留神就掉进陷阱。东莞宝信的员工直言“工资都没发”,却依然让车主“别再打电话”,这种态度何其冷漠!而监管部门虽将企业列入异常名录,但对车主来说,这不过是“亡羊补牢”的摆设。商务部门作为行业主管,是否该反思,为何问题企业能长期“带病经营”?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汽车销售行业的权利不对等。品牌方高高在上,经销商随意违约,消费者却只能被动挨打。维权渠道形同虚设,12315、12345成了“情绪垃圾桶”,法律诉讼又耗时费力。车主们的愤怒,不仅是对金钱的损失,更是对信任被辜负的无奈。

要打破这一困局,监管必须“动真格”。建立汽车销售行业的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处罚力度;设立消费者保障基金,确保订金、服务费可追回;强制品牌方承担连带责任,倒逼其加强对经销商的约束。只有让失信者付出代价,消费者才能不再为信任买单。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评论转发!

#东莞一宝马4S店人去楼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