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坐朋友的车时,明明路上车不多,他却全程绷得笔直,双手死死攥着方向盘,仿佛在和车子较劲;又或者变道时犹犹豫豫,半天打不出一个转向灯,后面的车都快按破喇叭了,他还在纠结要不要动。说实话,我刚拿到驾照那会,就是这样的“紧张型选手”,直到后来跟着开了十几年车的舅舅跑了几趟长途,才发现原来判断一个人开车水平高低,从这3个细节就能看出来。
先说说坐姿这件事。都知道,现在路上车越来越多,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驾驶人数量都突破5亿大关了。可很多新手司机,包括当年的我,总觉得坐得离方向盘越近越好,恨不得整个人贴上去,腰板挺得比军训时还直。有一次我坐舅舅的车,看他上车后不紧不慢地调整座椅,往后调了好大一截,双手搭在方向盘上,那姿势叫一个轻松自在,跟坐在自家沙发上似的。
我忍不住问:“舅舅,你这么坐能看清路吗?”舅舅笑了:“傻丫头,坐得太近反而容易累,视线范围还小。你看那些老司机,哪个不是把座椅调到最舒服的位置。这样一来,开长途不容易疲劳,遇到突发情况,打方向盘也更灵活。就说上次在国道上,突然窜出来一只狗,我一把方向就躲过去了,要是坐得近,方向盘根本打不动,说不定就撞上了。”后来我才明白,舒适的坐姿就像给驾驶上了一层保险,既能让你长时间保持专注,又能在关键时刻快速反应。
再看变道这件事。现在路上车道越来越多,变道成了家常便饭。可总有一些司机,变道时跟做贼似的,转向灯不打,或者打了半天也不动,要不就是变到一半又缩回来。我同事小李就吃过这亏,有次他在高速上想变道超车,打了转向灯后,半天没敢动,后面的车以为他只是打个灯玩,直接超车过去了,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而老司机变道那叫一个干脆。先观察后视镜,确认安全后,转向灯一打,方向盘稳稳地打过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舅舅告诉我,变道最关键的就是果断,后视镜就是司机的“第三只眼”,学会看后视镜,就能判断后车的速度和距离。要是变道时犹犹豫豫,不仅影响自己,还容易让后车来不及反应,引发事故。就像那些因为变道不果断酿成的事故,大多都是司机判断能力不够或者心理素质不过硬,总担心自己判断错了,结果反而出问题。
最后说说长期并排驾驶这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在双向六车道的路上,明明超车道空着,却有两辆车并排慢慢开,后面堵了一长串车。更危险的是在高速上,有的车夹在两辆大货车中间并排开,看着都让人捏把汗。有一次我坐长途大巴,就看到前面两辆小轿车并排开,速度还不快,后面的大货车不停地按喇叭,可他们就是不让道,最后还是大巴司机找了个机会超车过去,才摆脱了这危险的局面。
舅舅说,长期并排驾驶不仅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还特别容易出事故。要是后车刹车不及时,很可能就会追尾。遇到这种情况,要保持安全距离,车速70公里,就保持70米以上的车距,给自己留足反应时间。然后可以合理使用车灯和喇叭,提醒前面的司机。现在有些城市已经开始严打这种行为了,要是遇到,也可以用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举报,这可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说了这么多,其实了解这些,不是为了去评判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能安全驾驶,也能避开那些危险的情况。回想自己刚开车时的紧张和笨拙,再看看现在路上那些新手司机,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开车这事,说到底还是个熟练活,只要多注意这些细节,慢慢积累经验,总有一天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老司机”。
你在开车过程中,遇到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驾驶行为呢?是遇到过技术高超的老司机,还是碰到过让人捏把汗的新手司机?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