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

哈尔滨零下三十度的天,拿着一壶滚烫的热水,小心翼翼地浇在自己几十万买来的新车门把手上,这画面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荒诞。可对不少北方车主来说,这几年一到冬天,这就是不得不上演的仪式。不开门,你连车都进不去,还谈什么诗和远方?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这股风,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刮起来的。仿佛一夜之间,没个隐藏式门把手,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智能汽车”。发布会上,厂商们对着PPT大谈特谈这设计能降低多少风阻,让车身线条多么一体化,科技感直接拉满。蔚来的ES6就曾把降低的0.015Cd风阻系数当作一大亮点,听着确实厉害。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可他们从来不提,这玩意儿在极端天气下有多闹心。营销报告里,“安全”这个词在隐藏式门把手的宣传中出现的概率,低得可怜,不到5%。大家似乎都默认了,为了这份“高级感”,牺牲一点便利性是值得的。直到中汽研一份侧面碰撞测试报告出来,大家才惊出一身冷汗。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后成功弹开的概率只有67%,而传统的机械把手,是98%。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这就不只是冬天开门麻不麻烦的事了。关键时刻,这百分之三十多的失效率,可能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生死之门。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终于,管事儿的人也看不下去了。2025年9月底,工信部那份《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就像是给那些只顾着炫技的车企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不过这盆水,老百姓看着心里暖和。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文件里的条条框框看着专业,说白了就两件事:第一,必须有“机械释放功能”,万一车辆断电或者出事了,不用任何工具,人手就能从外面打开门。第二,给了一个明确的“操作空间”尺寸,至少60毫米长、25毫米深,保证一只手能稳稳当当地伸进去操作。这规矩,简直就是把大众甲壳虫那种圆滚滚的把手、Jeep牧马人那种结实的外露门栓的“老灵魂”又请了回来。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其实想想,这根本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反而是守住了一条最基本的底线。汽车跑在路上,终究是个交通工具,不是展厅里的艺术品。安全,永远该排在美观前面。就像咱们的手机,就算有了指纹、面容解锁,不也还得保留一个实体的电源键应急吗?道理是一样的。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据说,这次新规起草组调研了20家企业、63款车型,把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门把手都研究了个遍。有些汽车论坛里,一个关于“隐藏门把手安全隐患”的话题,阅读量早就超过了500万,里面全是车主们各种哭笑不得的吐槽。可见,消费者的声音,终究是传到了该听见的人耳朵里。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这记“补丁”打得相当及时。它不仅是给北方的车主们一个交代,更是给整个浮躁的汽车行业提了个醒。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远不如一个在关键时刻能“一拉就开”的机械结构来得实在。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有分析师预测,从2026年开始,那些纯粹为了好看而牺牲了应急功能的隐藏式门把手,大概率会慢慢退出主流市场。这么看来,车企们以后再想玩花样,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设计经不经得起安全的拷问了。说到底,老百姓买车,图的不就是个踏实和放心嘛。

冬天别再浇热水了!工信部新规盯上门把手,车企不能再任性-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