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现在,固态电池的市场争锋可真是激烈得不得了。前几天,奔驰那边就爆料说,他们的一辆测试车搭载了固态电池,一路跑了超过1200公里,完全没有中断,也没有充电,真是厉害得很。

难道这真就代表欧洲在固态电池方面领先了吗?其实,我国在这块技术上走得更快,国内的电池大佬们估计到2026年就能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了。也就是说,欧洲现在的高调表现,总感觉像是在虚晃一枪罢了。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欧洲车企只是进入测试阶段

据奔驰方面介绍,他们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此次测试用的固态电池组,性能达到了450 Whkg,据说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了大约25%,不过电池的总重量和体积跟普通电池几乎一样。

这次测试中,这辆奔驰车一路跑了1205公里,没停过也没充电,快到终点的时候还能剩下137公里的续航。这是不是说明欧洲的车企在固态电池方面确实走在前列了?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其实也没那么简单。别光说欧洲车企的技术水平究竟到什么地步,只是看欧盟这十年来围绕新能源的政策反反复复,变化多端。欧洲早就宣称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可政策制定的过程却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就拿新能源车的电池来说,欧盟直到去年夏天才推出了最新的《电池战略研究与创新议程》。这也反映出他们在政策支持方面有点慢,没有政策推波助澜,想推动固态电池啥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企业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投入。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这主要是因为欧洲的汽车厂商早早就开始发展,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燃油车为核心产业。过去十年里,这些企业都不太愿意放弃多年来建立起的优势业务,尤其是在全球市场上,有些车企还坚持旧观念,觉得传统燃油车能够和新能源车平起平坐。

明显地说,他们低估了局势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十年前街头上跑得多的还是合资品牌的车,基本上都是德国那些汽车品牌。不过换个角度看,现在街上新能源车满大街跑,而且不光是动力类型变了,光看品牌的话,国产车早就把合资品牌一脚踩在了脚下。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这就说明,欧洲的车企对未来走向可真算是猜错了啊,要是当年他们也早早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转型,或许现在在国内市场还能占点位置。唉,也不是说国外品牌彻底退出了国内市场,只不过他们的份额缩水得挺厉害的罢了。

所以啦,老话得再说一遍,在新能源转型这块儿,欧洲的车企确实没提前谋划好。既然没早做准备,怎么可能在最新的固态电池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呢?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就是说嘛,无论是奔驰还是其他厂商,现在都还只是试验阶段,固态电池啥时候能真正用上,谁也没把握。再说了,欧洲这些车企也不得不承认,眼下在新能源电池这块最强的巨头都在东方,西方可没占到便宜。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在最新技术领域对欧洲的公司算是全面压倒对方了,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实话说,他们在这个赛道上确实挺落后的。不过,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想追赶,只能做出现在这种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模样来。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这种心理,之前日本的汽车厂家也曾经表现出来过,程度比欧洲的汽车企业还要严重一些。不过,到了头来,日本车企仍然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突破。

丰田曾宣称技术领先中国20年

多年来,丰田一直在汽车行业里领风骚,而且早早就表明要布局新能源汽车这个方向。据说,之前丰田为固态电池技术专门投入了1.5万亿日元左右,他们宣称的相关研究专利数量已经超过了1300项。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即使如此嘛,丰田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是难免会被惯性思维影响。所谓惯性,就是指丰田长期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上积累的成功经验,他们的汽车销量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抢眼,而且连续好几年都是出口量第一名。

正是这种心态带来了点自满,关于新能源的研究和投入也就变得慢腾腾、马马虎虎,没有真刀真枪地出招。所以,不管是丰田还是日本其他汽车厂商,结果都让新能源发展的宝贵窗口期悄然溜走了。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他们自己并没啥进展,我们的企业也不给他们再翻身的机会。到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总数涨了57.4%,超越日本,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日本那边终于意识到危机了,但一切已经为时不晚。

最明显的还是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上,和德国车一样,曾经的日本车也是占据着稳稳的主导地位。不过,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路上跑的日本车越来越少,甚至让一些日本车企不得不退出咱们的市场。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到现在,除了丰田和本田这两个大牌车企以外,像三菱、铃木这些日本品牌的车在咱们市场上基本找不到了,几乎都销声匿迹了。这背后,嘛,主要还是咱们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的速度太快,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日本人错过了发展的好时机,现在就算后悔也没地方买药了。眼看在新能源和固态电池这块甩开了距离,他们只好本能地把新能源汽车说成是垃圾,甚至连丰田的老大丰田章男都出来表态,说电动车不好,怎么也比不过汽油车。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再怎么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发展趋势也挡不住了。就是说,日本的汽车企业不只白白耽搁了时间,后来还得赶紧追赶,要不然就得放弃这个市场了。不过很明显,包括丰田在内的车企,他们可不愿意就此认输。

不过,研究和制造方面似乎并没有真正动手,导致他们的固态电池一点突破都没有。丰田一开始还说2026年就能全面量产固态电池,可结果这个计划又拖到了2030年。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说不好了。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不管是日本的汽车厂商还是西方的车企,基本上都安于过去的成就,不愿意再折腾,结果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企业迎头赶上,甚至超越了。

明年后年全固态电池量产

6月份,亿纬锂能这家电池公司对外透露,明年他们打算开始量产全固态电池。至于他们的全固态软包电池,能在零下20℃到零上60℃之间正常运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早期推出的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350Whkg和800WhL,而到2028年,有望推出体积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的电池。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另外一边,宁德时代这家电池行业的巨头,打算到2027年才实现全固态电池的正式量产,和亿纬锂能提前了一年搞出来的计划相比,这消息让市场都挺振奋的。

除了电池行业的领头羊准备搞固态电池以外,国内的汽车厂商也在推新车型。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之前就有不少车企出了半固态电池,而且续航能力也冲刺到了1000公里。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换句话说,国内的公司没有像欧洲那些车企那样大张旗鼓地宣布计划,而是一直稳扎稳打,默默推动技术进步。照目前这个趋势,从半固态电池转向全固态电池,到2030年,大部分本土车企恐怕都能实现。

与欧洲那边政策推展迟缓相比,咱们国家为了推动新能源行业,政策上的支持一直没少做。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现在我国产品在这方面的专利申请越来越多,占比已经超过36%,而且增长速度在全球也换了第一把交椅。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所以局势已经很明显了,不管欧洲公司怎么说,他们基本上已经掉了后路。如今他们还都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想要立马实现批量生产,几乎不可能。

未来我国将主导电池和汽车格局

如今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了,西方那些车企也都清楚,不能再继续自满,要不然迟早会被完全甩开。但是呢,差距已经拉开了,就算他们拼命追赶起来,也还是跟我们有一定的差距。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宁德时代之前推出的半固态电池已经通过了装车测试,而全固态的良品率高达92%,这款电池还拿到了宝马的订单,局面变得挺明朗了。咱们不仅在技术方面走在前头,更重要的是产业链上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

这正是欧洲许多国家的短板啊,他们发展得太匆忙,在电池产业链建设方面根本没能搭建起全新的体系。结果呢,要实现量产布局,节奏就比我们慢了不少步,差了好几拍。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就是说啦,将来在整个新能源领域,我国的企业就会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西方的公司即使再后悔,那也没办法了,毕竟他们都没提前做好布局。

相较之下,为了 推动固态电池产业的成长,光去年一年,国家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大概有60亿元左右,政策层面,相关部门更是提前开始制定全固态电池的标准规范。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结语

国际一些公司也不示弱,比如丰田,虽然暂时还没拿出成效,但他们已经提出打算,打算在2028到2030年之间实现固态电池的规模生产。另一家叫三星的企业,之前也透露过,他们研究的固态电池只需充9分钟,就能充到80%的电量。

欧洲固态电池突显实力,超越我国二十年?我国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有驾

按照三星的安排,预计到2027年就会开始少量的批量生产,难怪说未来一段时间的角逐还得继续。咱们确实占点优势,但也不能大意,要把技术真正转化成量产能力,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格外重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