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启源Q07最近出了俩“升级款”,尊耀型和尊荣型。
厂家明摆着,这波操作就是对着“持币观望族”去的。
那些揣着银子,左顾右盼的潜在买家们,心思都被厂家拿捏得死死的。
这事儿颇有些玩味。
你说现在车企们卷配置、卷价格,已经司空见惯了。
但像长安启源Q07这样,直接把“观望族”摆到台面上来说事的,还真不多见,颇有点“明牌”的意思。
简单捋一捋这车。
长安北斗天枢2.0计划的“先锋军”,听着玄乎,说白了就是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试水。
主打空间宽绰、续航给力、智能化。
首月订单破三万,可见市场回响不赖。
这次出的新款,尊耀型加了个智能舒享包,弄了个AR-HUD, 尊荣型更狠,直接把舒适性配置拉满,按摩座椅、小桌板、座椅通风加热,安排得妥妥当当。
至于价格嘛,纹丝不动。
那问题就来了,为啥要搞“增配不加价”这一出?
表面上看,是为了招徕更多主顾,增强市场竞争力。
但深究起来,这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那刀光剑影般的竞争。
现如今,新能源车企的日子都不算滋润。
一方面, 原材料身价飞涨, 电池成本居高难下; 另一方面, 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各家都在铆足了劲儿烧钱抢地盘。
你不降价,别人降,你不加配置,别人加, 买家又不是凯子, 肯定选性价比更高的那款。
长安启源Q07 这次的“增配不加价”, 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你不耍点花活, 消费者凭啥相中你?
只是, 这种“增配不加价”的戏码能唱多久?
这才是值得琢磨的。
有人会说,这是车企良心发现,要普惠大众。
这种话听听就得了,别太较真。
车企也是要恰饭的, 不可能一直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
现在的“增配不加价”, 很可能只是短期的营销策略, 为了迅速攻城略地。
等市场格局稳定了, 该涨还得涨。
当然, 站在买家的立场, 能占到便宜那自然是美事一桩。
但也要理性看待, 别被厂家的宣传给忽悠瘸了。
购车之前, 多瞅瞅, 多比比, 结合自身实际需求, 挑一辆真正称心如意的车。
而且, 这种“持币观望”现象, 也颇耐人寻味。
以前买东西, 都讲究“早买早享受”。
现在风向变了, 很多人都抱着“再等等看”的想法, 总觉得后面还有更实惠、更棒的。
这种心态背后, 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大环境不景气, 大家兜里的钱都攥得紧紧的。
购置大件之前, 都要精打细算, 货比三家。
这种 “再等等看” 的心态, 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与坊间认知相悖, 消费者并非一味地追逐低价, 而是渴求更高的性价比。
他们期望以更少的投入, 换取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这本无可厚非。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于“消费者贪图小利”时, 是否忽略了市场竞争的惨烈?
车企为了求生, 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顾客。
而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 自然会挑最划算的下手。
归根结底, 长安启源Q07 的 “增配不加价”, 只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一个切面。
它折射出车企的生存困境, 也反映了消费者的理性抉择。
至于 “观望族” 们, 能不能等到更划算、更出色的车, 那就看各家的造化了。
这事儿就像一场猫鼠游戏, 车企绞尽脑汁招徕顾客, 消费者精打细算货比三家。
谁能笑到最后, 委实不好说。
但可以确定的是, 最终得利的, 还是消费者。
只是, 这波 “福利”, 又能续航多久呢?
恐怕谁心里都没个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