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汽车行业里那些车险的事,跟卖车卖车零件比起来,真是又复杂又讲究。前两天,我在修理厂听修车师傅说,有42%的车主都开始不买车损险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不少人在续保的时候,直接弃了车损险,只买交强险和200万的三者险,这招在他们圈里火得很。我一开始还挺纳闷,这不是主险保障都合并得更全面了吗?按理说车损险理应成刚需才对,咋反而买的人少了?
先说数据。银保监会的2025年三季度数据,车损险投保率跌到58%,这么低数字,不是快递小优惠能影响的。这点,和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里去年同期的40%降幅,差不多。对比下,那些新车、豪车车主,车损险基本没少买,甚至有加高保额的趋势。反倒是那些车龄大、车价低的,用车场景单一的车主,丢掉车损险的占多数。
记得李先生,上个月我碰见他在社区停车场洗车。这哥们儿开了8年车,估摸车子市场价3万左右。我们闲聊起来,他直说:车损险一年就1800块,交个5年都快还没换辆新车,这钱真不知道咋花的好。小刮小蹭啥的,自己花300、500修修就完了,车都开了八年,不值当。想想也对,老车车损险的赔付额度和保险费不成正比,保费降的幅度没多大,但能赔的钱明显缩水。
这里有点小细节,车损险赔付是按车辆实际价值来算的,车越老越吃亏,保费没怎么减,赔付却打了折扣,这是不少车主不愿意花这笔钱的关键。这点,我得收个我刚才说车损险保障变全了,车主应更多买——显然,实际运作和心理感受有差距,保障全面不代表性价比高。
然后说说王女士,有12年驾龄,开车很稳。她说:我只出了1次轻微刮擦,自己花300修的,买车损险觉得浪费。每年两千多,真扔水里了。这么想,很正常。其实和你我想法差不多,花钱买没用的保障,谁不心疼?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三者险这块确实成爆款了。200万的三者险,一年几百块,却能帮你扛大头赔偿。尤其如今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提高,有时候一撞豪车,100万根本不够用,200万性价比直接拉满。我和销售朋友聊天,她也常鼓励客户起码配200万三者险,保障别人比保障自己更重要,她这么说,背后是赔偿压力事实。
说到理赔,车险涨价让我有点想吐槽。我在一个车主群里看到,车主小周爆料:修车花1000块,第二年保费涨1500,算下来亏大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动用车损险的原因之一。
其实车损险买不买,没必要盲目。老司机总结的原则是看车值、车况、用车场景。新车、豪车、新能源车,车损险必须上,因为换个保险杠都花好几千。新能源车的电池、核心零件动辄十几万,赔付率和理赔金额都是传统燃油车几倍。数据上也证明了,2024年新能源车险整体亏损约57亿,部分地区赔付率甚至超100%。没细想过但感觉靠谱:新能源车维修贵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供应链紧张,配件贵和维修专业性强导致成本高。
比如赵女士去年买辆新能源,落地价20万左右,光电池10万。她说:没车损险感觉不放心,尤其涉水啥的,修不起。这话也蛮扎心的,买保险就为这种万一。
接着,中年家用车4-6年车龄的情况则弹性更大。比如林先生家孩子上学了,开车也稳,但常跑高速,出口之前他选择保留车损险,且添个玻璃单独破碎险,防止风挡被石子击碎。又有亲戚开相同价位车,主要市区代步,几乎没出过事故,就弃掉车损险,买了三者和驾乘险。体验来说,耐用程度、理赔需求差异,厂家对配件供应稳定程度对保费影响都得考虑。
说到供应链,这里不妨用点生活比喻:研发流程就像组装乐高积木,一块块配件得准时到,否则整个模型搭不起来。车险理赔又像买乐高玩具后,拼砌时发现缺块,补件价格飚高。供应链紧张,零件价格涨,保险公司赔付压力增,保费自然也往上走。
而且贷款买车的朋友要注意,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往往规定贷款期间车损险是必须买的,不能自己随意放弃。不然贷款合同都不给过。有人吐槽麻烦,但这是保障贷款安全的手段。
还有几个省钱技巧来说说:三者险保额宁可高一点,200万基本是合理区间。买驾乘险可以给自己和乘客医疗保障,用小钱换安心。别被全险坑了,附加险一定按需买,比如划痕险对老车价值有限,但高速救援险却挺实用。连续多年无出险,保费折扣可低到3-4折,开车小心不仅安全,还真省钱。
突然想到,我有个朋友在没有车损险的情况下,被一辆所以没按规定停车的车给撞了,修车花了快3000,他扛了没报保险,心疼得直掉眉毛。说实话,这种风险谁也说不好,见仁见智。
说到这里,倒让我有点小疑问,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推进,未来另类保障会不会更普及?比如自动泊车故障险,这种定位更精准的保险会不会成为新趋势?(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续保的时候,车损险还在吗?有什么理由放弃或坚持?我上次给朋友算过大概,老车弃车损险,一年能省1500到2000块,长远看积少成多。可是灵魂拷问来了:省钱真的划算,还是买个安心更踏实?
这活儿,你怎么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