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4月汽车销量15万 本土品牌占八成却迎来新挑战

韩国车,这玩意儿,说实话,你寻思着是不是只有在韩剧里,长腿欧巴开着才够劲儿?

可数据一甩出来,哎呦呵,韩国人自个儿那是真稀罕。

今年四月,泡菜国咔咔一顿卖,整了15万辆车,里头八成多都是自家牌子。

韩国4月汽车销量15万 本土品牌占八成却迎来新挑战-有驾

现代起亚在全球更是火力全开,飙到63万辆。

这数字一杵在这儿,就有点意思了吧?

咱先扒拉扒拉这事儿的皮儿。

韩国汽车市场,那叫一个“沆瀣一气”。

现代、起亚哥俩好,常年霸占着八成左右的市面份额,简直就是汽车界的“擎天柱”。

剩下的,像KGM、雷诺三星,只能在SUV、商用车这些犄角旮旯里刨食儿。

这阵仗,是不是有点既视感?

像不像某些行当里的“马太效应”?

韩国4月汽车销量15万 本土品牌占八成却迎来新挑战-有驾

强者恒强,小喽啰生存空间被挤兑。

但等等,这背后是不是还有点子门道?

韩国人护犊子?

那肯定有,可光凭情怀能支棱起这么大的盘子?

估计没那么简单。

其实,韩国汽车工业也算是老炮儿了,技术底子也够硬扎。

现代起亚能杀到全球市场,靠的可不只是“韩流”那点儿噱头,还有实打实的研发投入和全球化部署。

他们在欧美、印度、东南亚这些地界儿混得开,也不是瞎吹的。

再瞅瞅数据。

韩国4月汽车销量15万 本土品牌占八成却迎来新挑战-有驾

现代四月在韩国卖了56008辆,起亚卖了51085辆,拢一块儿超过10万辆。

可捷尼赛思,这个现代麾下的金字招牌,销量却同比滑坡了。

这能说明啥?

说明韩国人也不是“人傻钱多”,高端市场照样卷得厉害。

宝马、奔驰这些舶来豪华品牌,虽说占比不高,但窜得挺快。

宝马四月销量同比增长16.7%,奔驰也涨了15.6%。

这又说明啥?

有钱的主儿还是哈“洋货”。

舶来品里,特斯拉挺乍眼。

韩国4月汽车销量15万 本土品牌占八成却迎来新挑战-有驾

它啃下了电动车进口量的七成。

不过,四月销量同比跌了16%。

这可能是因为啥?

可能因为韩国本土电动车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

毕竟,自家一亩三分地,总得有点儿看家本领吧?

还有个挺哏儿的事儿,雷诺大科雷傲,四月销量直接窜了195%。

这车,说白了就是吉利星越L的换壳马甲。

这能说明啥?

说明咱中国车企的技术,已经可以“反哺”了。

韩国4月汽车销量15万 本土品牌占八成却迎来新挑战-有驾

当然,这也说明,韩国人对物美价廉的货,还是挺买账的。

说起物美价廉,这估计是未来韩国汽车市场最大的变数。

中国车企,正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崛起。

比亚迪,四月在韩国也卖了543辆。

数字是不显眼,但意义不一般。

要知道,这可是比亚迪“初来乍到”。

当我们想当然地把韩国汽车市场的成功归功于“民族品牌”的加持时,是否忽略了技术积累、全球化部署和物美价廉这些更关键的因素?

韩国本土品牌护城河够深,现代起亚凭着技术硬实力和全球化布局稳居C位,但还得接招中国车企的性价比攻势。

那么,这种“一枝独秀”的市场格局,对韩国消费者来说,是福音吗?

韩国4月汽车销量15万 本土品牌占八成却迎来新挑战-有驾

恐怕未必。

缺乏竞争,消费者可选项就少,价钱也可能水涨船高。

但对韩国汽车工业来说,这或许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种打法。

毕竟,在全球市场上,韩国车企面对的是更加白热化的竞争。

从这些简单的销量数据里,咱们就能窥见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兴衰,也能看到全球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

往后,韩国汽车市场会怎么走?

现代起亚还能继续稳坐钓鱼台吗?

中国车企又能在韩国分得几块“蛋糕”?

这些个问题,怕是只有时间老人家能给出答案了。

但板上钉钉的是,汽车行当的角逐,只会愈演愈烈。

而最终得益的,还得是消费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