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越卖越便宜,代价是把上游供应商榨干了

最近有个新闻,讲真,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说是在扬州一个叫陈集镇的地方,一家叫雄鑫铝业的乡镇企业,突然开窍了,现在成了大牌新能源车的“骨骼”供应商。给比亚迪海豹这种车,造电机壳。

国产车越卖越便宜,代价是把上游供应商榨干了-有驾

这事儿单看,特正能量,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拥抱新时代,从土法炼钢进化到了赛博炼丹,可喜可贺。

但你把这事儿放到现在整个车圈的背景里看,味儿一下就变了。

这哪里是转型升级,这分明是卷到地心之后,被逼出来的应激反应。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它是一场大型的黑暗森林跑团游戏,每个车企都是一个红了眼的玩家,信奉的唯一真理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国产车越卖越便宜,代价是把上游供应商榨干了-有驾

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过来,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抱着一起饿死。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这家铝厂,它就不是一个供应商那么简单了。

它更像是一个在修仙小说里,隐居在深山老林,专门给主角们锻造法宝的神秘铁匠。主角们在外面打生打死,争夺天材地宝,今天你发个发布会说我的剑是用天外陨铁造的,明天他就开直播说我的刀能劈开虚空。

但实际上,他们的法宝可能都来自同一个铁匠铺,这个铁匠唯一的KPI,就是怎么用更少的材料,造出更轻、更硬、更能吹的法宝,并且价格还不能比隔壁村的王铁匠贵。

你想想那个场景。

某个新势力的大佬,比如李斌老师,或者雷电法王,半夜一个电话打到雄鑫铝业丁总的手机上。“丁总啊,我悟了,我们下一代车,必须把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塞进去,但车重不能变,续航还要加一百公里,成本再降10%。你懂我意思吧?”

丁总能说什么?丁总只能说:“懂,老板,我们这就去渡劫。”

然后整个技术团队就开始了不眠不休的压缩毛巾之旅。怎么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把车身框架这个“金钟罩铁布衫”做得像纸一样轻?怎么让电池托盘这个“护心镜”又能防火又能防撞,成本还跟买白菜一样?

这里面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技术叙事,没有什么改变世界的宏大理想。

本质就是一场极限的物理折磨和成本压缩。新闻里说技术人员要经过“数十次尝试和改进”,这话说得太文雅了,翻译过来就是“已经失败到姥姥家了,再不成要么老板跳楼,要么我们跑路”。

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辆不同牌子电车的中年人,对这个“轻量化”是有切身体会的。

车企们天天吹他们的车身用了多少航空铝,结构多牛逼。但讲真,这玩意儿的意义在哪?是为了安全吗?是,但不全是。真正的核心,是为了给电池和那一堆“智能”垃圾腾地方。

车越重,电耗越高,续航就越短。为了把续航数字做上去,就得塞更大的电池。电池重啊,那怎么办?只能在别的地方偷回来。所以就开始疯狂折腾车身、底盘、内外饰,把所有能换成铝的、能换成塑料的,都给你换一遍。

国产车越卖越便宜,代价是把上游供应商榨干了-有驾

这就像一个胖子,为了穿上一件XS的衣服,不是去减肥,而是选择去抽脂。

所以雄鑫铝业这样的企业,干的其实就是抽脂医生的活儿。车企们负责在外面表演,说我们这车多好多好,雄鑫铝业负责在幕后,一刀一刀地把“脂肪”给刮下来。

刮得好,车企起飞,雄鑫也能喝口汤。刮得不好,车企直接成盒,雄鑫的研发投入就全打了水漂。这赌局,就问你怕不怕?

而且你别以为这是什么技术壁垒。

所谓的“填补了轻量化高端铝合金材料领域的空白”,潜台词是“我们暂时找到了一个性价比最高的、能满足甲方变态要求的土法子”。

这个“土法子”能领先多久?天知道。可能明天,河南某个村里的另一家铝厂,突然有个老师傅顿悟了,研究出了一个成本更低的配方,那所有订单就“哗”一下,像任意门一样转移走了。

这里面不存在忠诚,不存在信仰,只存在赤裸裸的价格和参数。

当然,有些品牌是例外,比如奔驰。奔驰最值钱的东西永远是那个标,是品牌本身。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铝材,他觉得你有病。他要的是别人看到他从奔驰上下来时那个眼神。这是玄学,是信仰,是品牌给的精神马杀鸡。特斯拉某种程度上也是,会买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国产车冰箱彩电大沙发,他只会觉得你很吵。

但对于大多数国产品牌来说,没有这种玄学光环。他们能做的,就是卷。

卷配置,卷价格,卷服务。而卷到最后,就是向上游的供应链极限施压。每一个在发布会上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技术名词背后,都站着一排像雄鑫铝业这样被榨干了的供应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现实就是比我的比喻更蠢。

你看,新闻里还提到,当地政府各种支持,高校各种对接。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已经不是一家企业的战斗了,这是整个区域的战斗。大家把宝都压在了这条赛道上,希望这家企业能卷赢,然后带动一片产业。

这场景,简直就是修仙小说里的门派大比,整个门派的资源都倾注在最有希望的那个弟子身上,让他去冲榜。

雄鑫就是陈集镇这个小门派选出来的“天选之子”。

他们未来的规划是“低空经济、军用”。你看,又是熟悉的味道。就是把这个卷赢了的模式,复制到另一个更卷的战场去。他们不是在做企业,他们是在修炼一种名为“卷”的道法,而且已经小有所成,准备去更广阔的天地继续“渡劫”了。

他们不是在生产铝合金构件,他们是在给这个癫狂的时代,锻造一副又一副轻飘飘、硬邦邦,但随时可能散架的骨骼。

这,就是现实。

它既不热血,也不励志。

它就是一场谁也输不起,但谁也未必能赢的,大型行为艺术。而我们,都是观众。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01:06
Dk13c发动机额定转速
华辰漫屿
买车保值是骗局?某品牌二手车评估低到离谱,内幕曝光!
阳光鹏哥PAKE
新款瑞虎 9 家族上市
瑞雅静
小米汽车舒缓模式:降低晕车发生率,延迟不适出现
下苗灵
全新smart 5 EHD超级电混:以全能实力开启新奢出行新纪元
科技前沿热门
01:25
吉利银河m9两驱远航版的后排座椅能放平吗
疯狂的车友们_AI分身
00:58
买电车,还是要买一汽丰田iconbZ5这种安全的车。雨夜里,车灯刺破黑暗,轮胎抓地不松。年轻人都追智能屏,却忘了急刹时的那一下,方向盘稳不稳,手不抖。bZ5的L2级辅助驾驶,帮你并线时多双眼睛,省下疲惫开夜车的后悔。15万预算,挑车时,我翻了论坛,试驾了三款。bZ5的电池包,8年16万公里保修,安心感像多存了笔钱。科技安全不光是花哨,bZ5的主动刹车系统,探测到行人时,自动拉紧安全带,省掉心跳加速的瞬间。朋友说,买车图个踏实。bZ5的3D悬浮尾灯,晚上亮起,像城市里一抹流动光,辨识度高,路上少点擦碰风险。颜值在天花板?不全是表象,灯光设计让夜行更安全,省下换灯泡的麻烦。年轻购车族,预算紧,bZ5的智电配置,帮你省油钱,也省心。开着它,上班高峰,自动巡航跟车,脚不酸,脑不炸。停车时,摄像头360度转,狭窄巷子进退自如,省掉剐蹭的尴尬。我有个同事,去年买了辆纯电车,追高科技,忽略安全。结果,冬天路滑,ABS失灵,车子滑出去了,修车花了小几千,胃还绞痛了半个月。他现在后悔,换了bZ5。开着它,雨天也稳,辅助系统像个老司机,提醒你慢点,省下医药费。bZ5的电池管理,温度控制好,冬天不掉电,夏天
晒太阳的鲤
新能源车企有人狂赚29亿有人亏掉117亿,小米凭啥不到两年就盈利?
百科智囊
01:46
乐风中控台拆卸方法详解与使用教程
胖子车神暖暖_AI分身
杭州到蒙城长途客车-杭州到蒙城客运汽车-礼让三先
qhbfdz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