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亏损真相新能源车企赌未来

最近有个数据挺炸裂的。2022年,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财报出来,净亏损高达百亿级别。百亿,这可不是小数目,直接让不少人心里发毛。有人说,这不是在造车,是在烧钱玩命啊;也有人觉得,新能源车企是不是已经走到尽头了?再不收手,迟早完蛋。网上的声音一片杂乱,什么“高端泡沫”“寅吃卯粮”全都冒出来了,看得人头皮发麻。但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事:这百亿,是真的那么吓人吗?还是说,其实没看上去那么危险?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把这些数字捋一遍。亏损百亿,但再往前翻财报,发现营收其实不低,能接近千亿。销量也挺好,全年交付几十万辆,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已经甩开一些传统大厂几条街了。这就有点矛盾:卖得挺火,赚的也不少,怎么还亏这么多?毛利率也不是零,甚至还有个位数的正毛利率。换句话说,卖车本身是赚钱的,但车企运营下来,整体还是亏。这就有点意思了,亏的钱,到底亏在哪儿?

百亿亏损真相新能源车企赌未来-有驾

拆开来看,研发费用是个大头。新能源车这几年猛推技术,智能驾驶、全新电池架构、整车OTA升级,没一个便宜的。拿这家车企来说,2022年的研发开支接近百亿,占了营收的10%左右,这在车企里算相当高的水平。对比传统车企,研发占比可能只有3%-5%,甚至更低。再看新势力同行们,研发占比虽然也高,但基本还没到这种“猛砸钱”的程度。说白了,他们是在下重本,赌未来。这种打法,短期肯定不好看,毛利率低、净利润负,账面亏损自然吓人。

百亿亏损真相新能源车企赌未来-有驾

再看财务结构,账期也得算一笔。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大多依赖国内,零部件是先采购后生产,账期压力高。而传统车企呢,多半是全球供应链加持,账期比较平稳。再加上新车交付的周期问题,这种“先投入后收回”的模式,前几年容易形成账面亏空。别急,这不是说他们没钱,而是账上暂时不好看。现金流其实还行,毕竟新能源车企融资能力强,市场信心高,账期压力能扛住。

百亿亏损真相新能源车企赌未来-有驾

说到这里,有必要拉一下同行的表现。传统车企最近两年也不轻松,新能源转型烧钱不少,但因为底子厚,亏损不像新势力那么显眼。但你仔细看财报,毛利率其实也在下滑;外资品牌更惨,新能源车市场份额被国内车企抢得七七八八,销量和利润双双缩水。说白了,这不是某一家车企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在转型时的阵痛。对比下来,新势力车企亏得多,是因为他们砸得多。传统车企“稳一点”,但动作慢,市场份额也在被蚕食。大环境下,谁都不太好过。

百亿亏损真相新能源车企赌未来-有驾

那问题来了,这些钱,花得值吗?是乱花钱还是抓机会?大多数新势力车企的打法,其实是“战略性亏损”。这几年新能源车市场扩张快,技术窗口期短,他们不敢错过。猛砸钱、抢赛道,抢占市场份额,这是他们的共同逻辑。回头看,这家亏损百亿的车企,虽然账面看着惨,但技术储备、市场地位都打得很扎实。烧钱是烧了,但钱没白花。等技术成熟、销量拉升、规模效应出来,财报就会慢慢好看起来。

百亿亏损真相新能源车企赌未来-有驾

当然,这种打法也不是完全没风险。市场竞争那么激烈,不是谁都能熬到盈利的那一天。烧钱赌未来,得有底气、有章法。从融资、技术到市场布局,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错。但说实话,百亿亏损这个事,看着吓人,拆下来,其实是行业转型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新能源车企的数字不好看,但他们的战略逻辑清楚,方向没乱。

百亿亏损真相新能源车企赌未来-有驾

最后还是得说,这事看起来离谱,但别被表面的数字吓住。亏损厉害,是因为他们在全力奔跑。要紧盯的,不是财报上一时的亏空,而是他们的技术能不能扛住,市场份额能不能守住。亏得值,未来就能赚回来;乱亏,那才危险。新能源车企的路还长,真要判断他们的命运,还得看他们怎么走下一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