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有车的朋友来说,车里的几个空调按钮看着简单,但真要用起来,心里常常会犯嘀咕。
特别是在跑高速和冬天除雾这两个场景下,一个小小的内外循环选择,就能引出不少争论。
有人觉得高速上必须开外循环,不然车里空气闷,容易犯困;也有人坚持要用内循环,认为这样既省油又干净。
到了冬天,车窗一起雾,眼前白茫茫一片,更是让人手足无措,一通乱按之后,雾气反而越来越重。
这些日常驾驶中遇到的不大不小的问题,其实都关系到我们的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些问题背后的道理一次性讲清楚,让大家以后都能用得明明白白。
我们先来聊聊跑高速时空调循环模式的选择。
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选择确实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很多人的直觉是,高速路上空气好,应该打开外循环,让新鲜空气流进来。
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却会告诉你,长时间在高速上开外循环,其实是不太划算的,甚至还有健康风险。
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速度非常快,迎面而来的气流冲击力很强。
外循环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把车外的空气抽进车内。
当车速达到每小时一百公里以上时,这个抽气的过程会因为巨大的风压而产生额外的阻力。
虽然这个阻力我们体感上察觉不到,但汽车的发动机需要额外输出一部分动力来克服它,这就意味着油耗会不知不觉地增加。
根据一些测算,在高速行驶状态下,持续开启外循环相比内循环,可能会导致油耗上升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大,但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尤其是在夏天需要开空调制冷的时候,外循环会源源不断地把外面炎热的空气抽进来,这无疑加重了空调压缩机的工作负担,它需要更卖力地工作才能把车内温度降下来,油耗自然也就更高了。
第二方面,则关乎车内人员的健康。
我们通常认为高速公路远离市区,空气质量会更好,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
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大,尤其是大型货车很多。
这些货车使用的柴油发动机,其尾气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很多货车的排气管位置,恰好和我们家用轿车的空调外循环进风口高度差不多。
如果你紧跟在一辆大货车后面,并且开着外循环,那就相当于把前车的尾气直接抽进了自己的车厢里,让全车人一起“享用”。
此外,在通过长隧道时,由于空间密闭,空气流通性差,隧道内的汽车尾气浓度会非常高。
在这种环境下开启外循环,无异于主动吸入大量废气。
因此,从经济和健康的角度综合来看,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巡航时,使用内循环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当然,长时间内循环会导致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容易使人感到疲劳。
正确的做法是,以內循环为主,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可以切换到外循环模式一两分钟,或者稍微打开一点车窗进行快速通风,这样既能保证车内空气新鲜,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油耗增加和吸入废气。
说完了高速行车,我们再来谈谈另一个让无数司机头疼的冬季难题——车窗除雾。
冬天内外温差大,车内乘客呼出的热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当这些湿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车窗玻璃时,会迅速凝结成一层细密的小水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雾气。
这层雾气会严重影响驾驶视线,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危险。
很多人除雾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毛巾去擦,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很快又会起雾,而且擦过后留下的水痕在夜间灯光下还会产生眩光,更加危险。
要科学有效地除雾,首先要明白雾气的成因,然后对症下药。
除雾的核心有两个:一是降低车内空气的湿度,二是升高车窗玻璃的温度,只要能做到这两点,雾气自然就无法形成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比如,有的人会选择开内循环加热风,认为只要车里暖和了,雾气就会散。
但这种做法反而会让雾气越来越重,因为内循环把车内乘客呼出的湿气都封闭在车内,再一加热,就像一个小型桑拿房,湿气无处可去,只能更多地凝结在玻璃上。
还有一种常见做法是只开热风对着玻璃吹,这个方法最终是有效的,但在初期,热风会让玻璃内外的温差瞬间变得更大,导致雾气在短时间内反而会加重,等雾气被完全烘干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在紧急情况下是不可取的。
那么,最快速、最有效的除雾方法是什么呢?
答案可能有些反直觉,那就是按下中控台上的前风挡除雾按钮。
当你按下这个按钮时,车辆的空调系统会自动执行一套最高效的除雾程序:它会启动外循环,引入车外相对干燥的冷空气;同时,它会强制启动空调压缩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C开关;并且,它会将风量调到最大,风向也自动对准前风挡玻璃。
这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启动A/C。
很多人不理解,大冬天为什么还要启动制冷的A/C?
其实,A/C功能的核心不仅仅是制冷,更重要的是它强大的除湿能力。
空调压缩机工作时,可以迅速抽走空气中的水分,使吹出来的风变得非常干燥。
用干燥的空气去吹玻璃,远比用湿热的空气去烘烤要快得多。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通常在十几秒到半分钟内,就能让眼前白茫茫的雾气烟消云散,迅速恢复清晰的视野。
当雾气被清除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后续操作了。
不必一直让风机最大档位工作,可以手动将风量调小一些,但最好继续保持外循环和A/C开启的状态,并将温度调到舒适的范围,让风继续对着玻璃吹。
这样可以持续地调节车内空气的温湿度,有效防止雾气再次生成。
总而言之,对于车内空调系统的使用,我们不能凭感觉想当然,而应该了解其工作原理。
在高速上,以内循环为主,定时短暂换气,能帮我们省油并保持健康。
在冬季除雾时,要果断使用车辆设计好的一键除雾功能,记住A/C的除湿作用是关键。
掌握了这些方法,无论是长途跋涉还是应对恶劣天气,我们都能更加从容和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