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和菜头风格,将原文核心意思浓缩、重组为1000字左右的文章。——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横空出世:一场央企重组背后的大棋局
如果你以为中国的汽车江湖,只有特斯拉的卷、比亚迪的快,那你还没听说中国央企玩起了真正的“变形金刚”。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这可不是普通的挂牌——这家由原兵器装备集团拆分出来的新央企,一出生就自带117家弟兄厂家,手握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金融等兵器,一幅扫荡江湖、重振民族品牌的架势。
新组建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开场负责人就对标未来: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海陆空立体出行、新质生产力,光听这些热词都让人觉得自己不过是街头手推车里“旧质出行”的老年人。更何况,人家还扬言要加速全球化,誓师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和欧洲五大洲,一出口就是气吞山河。
汉唐尚有尚方宝剑,长安更有国资委背书。相关负责人现身说法:现在中国的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成型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智能网联、新能源、世界一流,这些词儿,哪个不是站在时代风口喊出来的?而所有的变革,总有一纸注册资本作为图腾——天眼查显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注册资本200亿元,光看这架势就不是闹着玩。
有意思的是,那些习惯了“长安汽车”的志士仁人可能会一脸懵。这个新央企的名字,原本就是长安汽车控股股东的旧称。可今年早些时候,控股股东悄悄改名“辰致汽车科技集团”,腾出长安大名拱手让新央企,可见高层眼中自有一盘未完的大棋。
其实关于中国汽车央企的重组传言,这些年可没停过。3月,国资委主任句句见血:“新能源汽车发展赶不上特斯拉,不如比亚迪。”政策调整,考核单独,三家央企争做尖兵。1月工信部表示将推动企业集团化管理,6月一纸重组令枪响,产业江湖风起云涌。
长安汽车和东风东拼西凑要合并的谣言也一度甚嚣尘上。结果风头一转,中共中央一句“兵器装备集团分立”,兵装和长安的控股归新公司,东风却暂时没有并表。分则天下乱,合则天下安——这句话用在如今央企重组上,再应景不过于此。
重组自然要看“账本”,毕竟是资本的世界。2024年长安汽车卖了268.38万辆,同比增长5.12%;自主品牌占大头,新能源增长更迅猛——据说卖了73.46万辆,海外还有整整53.62万辆。收成不小,但喜忧参半:虽然营收达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奈何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5.37%,显然钱越来越难赚。今年一季度,更是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同比反而小涨,资本市场的鬼魅和曲线,在这里都如放大镜下的蚂蚁爬行。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央企重组听起来和电影院里主角回归一样热血,但背后的逻辑其实比你想得深:产业集中度提升,国企背书为民族品牌撑腰,不再盲目躺平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床板底下。而智能化、电动化、全球化,每一个标签事实上都要求央企这台“旧车”极速换代,该割肉的割肉,该升级的升级。至于长安汽车和相关企业被如何整合、谁唱主角、谁当命根,恐怕只有会议桌上的小圈子最清楚。
盘点中国汽车江湖的这次“中兴”,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换、股东轮换,而是“新质”与“旧制”的更替,是政策博弈、资本推动和产业升级的三重奏。别光盯计划书和官宣稿看热闹,走在街头,下次你再看到一辆“长安”驶过,也许那已经是换了灵魂的“国产新战士”。
最后,央企改革并没有终点,每一轮重组都是棋局再落子。今天它叫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明天也许就是智能出行世界航母。抓住这波风口,就像彩票中大奖——没抓住,别急,下一个名字,没准你还得背下来。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