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最近有点火,销量蹭蹭往上涨,还想去香港上市。按理说,这是好事儿,但细看数据,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你说它是“技术理工男”吧,研发投入竟然不如比亚迪的一个零头,这…有点尴尬。
你说它不行吧,一年卖出去260万辆车,利润率还挺高,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这就像是学渣考了高分,让人忍不住想问:作弊了吗?
先说说这个“技术理工男”的人设。奇瑞以前靠自研发动机、变速箱起家,在燃油车时代确实有点东西。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新能源汽车才是未来啊!招股书里的数据可不会撒谎,奇瑞的研发费用率,跟比亚迪、吉利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更让人震惊的是,它的“技术家底”——专利储备,竟然只有十几亿。这就像是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结果一看存折,只有几千块…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得说说奇瑞的“高净利”密码了。简单来说,就是“低毛利+高返利”。它通过返利把销售费用压得很低,然后靠燃油车技术摊销成本。这就相当于吃老本,用以前的技术挣现在的钱。这种模式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肯定行不通。
燃油车技术再牛,也有见顶的那一天。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奇瑞的新能源转型,说实话,有点慢。2024年,它的新能源车收入占比只有16%。搭载华为技术的智界R7,月销也就一万辆,跟问界、比亚迪比起来,差远了。这种情况,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奇瑞为啥要上市?它自己也说了,是为了跟上技术变革。但问题是,它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了,应付账款也很多,这让市场对它的技术投入更加怀疑。奇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瑶光2025”千亿科技战略。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内,它的研发投入还是很难跟上头部车企。
这就像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一个天天练功,一个靠吃老本。刚开始可能还能打个平手,但时间长了,肯定会被打趴下。
要知道,现在汽车行业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智能化、电动化才是王道。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就算你销量再高,利润再高,也只是昙花一现。
当然,奇瑞的这种矛盾,也是很多传统车企的缩影。大家都想靠燃油车的利润来反哺研发,但新能源汽车是个烧钱的玩意儿,没有持续的投入,根本玩不转。
记住:技术才是硬道理。没有技术,所谓的“理工男”人设,也只能沦为营销噱头。毕竟,在新的战场上,技术护城河的宽窄,最终还是要靠真金白银的投入说话。
所以说,奇瑞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上市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提升研发强度,加速电动化,那它的未来,真的不太乐观。人真的是太难了,车企也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