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这玩意儿,真有人还琢磨着翻身?
说起来有点像老同学聚会,大家都以为下一个出头的是那个学习好的,结果偏偏是班里那个打死不服输、爱钻牛角尖的。
丰田、马自达、斯巴鲁,仨“倔强老炮”偏不信邪,非要在这个新能源电车满大街的节骨眼上,硬着头皮搞一台“顶级发动机”,搞得像要掀桌子重开一盘似的。
翻翻数据,电机的势头那叫一个猛。
去年全球纯电车销量蹭蹭往上涨,中国市场简直像拆盲盒,谁都不知道下一秒又是哪家新势力爆了。
电机单台功率直接破千,扭矩两千牛,响应更是眨眼就到。
你还在那儿研究怎么让汽油更听话,人家直接用电推着你往前飞。
就像现在的短视频,刷着刷着就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内燃机还想靠老套路博个存在感,难了。
可真到了冬天,东北大雪天,有电车在小区门口冻得打哆嗦,发动机倒成了救场的那个。
你说讽刺不讽刺,新能源电池焦虑还真不是段子。
这时候,丰田那波混动车卖得妥妥的,马自达转子又被人翻出来吹,斯巴鲁的水平对置也拿出来秀一把稳定。
三家凑一桌不是没道理,谁还没点底牌?
说不定就是等一个机会翻身。
其实搞技术这事儿,真不是光靠情怀能撑起来的。
特斯拉早期也不是没翻过车,电池自燃、系统死机,老马那会儿还微博上跟网友互怼。
大众柴油门、现代氢能源,哪个不是一地鸡毛里捡经验。
日系这三家,表面上像是坐在发动机的棺材板上敲鼓,实际上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你以为他们真想和电机死磕?
怕不是在等电池和电驱爆雷的时候,自己还能捡点漏。
这事放体育圈里说,像是老将还想再冲一冠。
C罗、詹姆斯,不服老,哪怕膝盖贴着冰袋也要上场。
只要球还在,谁都想试试能不能再来一发绝杀。
内燃机的江湖没那么快谢幕,混动、插混、增程,都是在电机没法一锤定音前的缓冲带。
别看新能源风头正劲,真要论续航和极端环境下的稳定,发动机还是有点发言权。
再说情怀这事儿,油车迷们心里都有点数。
F1赛道上的V8轰鸣,老马自达转子的那股子“糙劲”,斯巴鲁拉力赛的低重心冲刺,都是一茬又一茬热血青春。
你问他们是不是自嗨?
人家一句“听声辨位”,立马怼回去。
情怀这玩意儿,没法量化,但真要消失,谁心里都不太愿意。
不过你要说这仨企业一点没危机感吧,那也太低估人家了。
全球政策一天一变,碳排放、环保限令、双积分,哪个不是逼着车企更新换代?
日系这波操作,既像是抱团养老,也像是在新能源战场偷偷留条后路。
不跟着电机一起卷,但也不真退场。
你说他们是倔强,还是精明?
反正哪个都不想当下一个诺基亚。
有意思的是,网上一边倒地喊着“发动机落伍”,线下买混动的还是一堆。
谁家真能做到电池又便宜又安全、充电比加油快,还能抗住零下二十度的冷风?
这事儿要真成了,发动机才算真退休。
要不怎么说,现在的新能源车主,手机里都有个“充电攻略”小本本,生怕哪天出门找不到桩。
有时候我会想,这三家日系车厂,心里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是被新能源拍晕了头,还是在等一个时机反杀?
历史上的大变革,总有些人不按套路出牌。
你看当年诺基亚还在折腾塞班,苹果已经把触屏塞进了兜里。
赢家和输家,往往就差那么一口气。
所以啊,别急着下结论。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谁先吼两嗓子谁赢。
发动机的未来,未必是最后的结局。
说不定哪天风向一变,老伙计们还能翻篇。
你说三家联手是“倔强”还是“谋局”?
留言区见,咱们下盘棋再聊。
全部评论 (0)